初期白癜风能控制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57257.html人生在世何为乐,浮生偷得半日闲。临床工作忙忙碌碌,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偶尔抽点时间,用来休闲娱乐,用来虚度时光,就会觉得心情愉悦,开心幸福。休闲给忙碌的时光,增添了一抹诗意,一抹灵动的色彩。
下面先看看今天的新闻~
要闻一览
●AJH:初诊AML面临危急重症,是先“诊断”还是先“治疗”?
●中国医院:基于吉西他滨的预处理方案+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
●CANCER:20年间,低级别滤泡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有所改善,但淋巴瘤相关死亡仍较高
●Bloodadvances:临床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较生化复发者预后更差
●JCO:分层治疗或为低危急淋白血病患儿的更佳治疗方案
学术进展
AJH:初诊AML面临危急重症,是先“诊断”还是先“治疗”?
4月12日,KunkwaKim教授在国际美国血液学杂志(AJ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新诊断AML患者,使用羟基脲和阿糖胞苷进行减细胞治疗,有助于此类患者入组临床试验,并且具有可观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这项研究一共纳入了例的新诊断AML患者(中位年龄62岁),分为接受减细胞治疗(CytoRed)组和未接受减细胞治疗(NoCytoRed)组。数据显示,两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1%和86%(P=0.)、0天和60天死亡率分别为为2%vs2%(P=0.)和7%vs6%(P=0.)。此外,两组间OS亦无显著差异[风险比(HR)0.97,95%CI0.70-1.7,P=0.]。
基于此结果,研究者甚至建议将使用羟基脲和阿糖胞苷进行减细胞治疗纳入AML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以期为更多的AML患者提供参与临床试验的机会。
中国医院:基于吉西他滨的预处理方案+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
近日《BoneMarrowTransplant》杂志报道了以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瘤诊疗中心邹德慧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项研究,其结果证实了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联合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高效且耐受性良好。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回顾性分析了91例连续淋巴瘤患者,他们都经GBC(吉西他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n=71)或GBM(吉西他滨、白消胺和美法仑,n=20)方案预处理后的第0天,接受了ASCT治疗(移植CD4+细胞剂量的中位数为.07×/kg)。
中位随访21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估计6个月PFS和OS率分别为87.0%和9.0%。此外,在移植时CR缓解和移植时PR/SD的患者中,GBC和GBM两组间的PFS或OS均无差异。移植时CR和移植时PR/SD患者的估计6个月PFS率分别为87.0%和86.7%(P=0.),而估计6个月OS率分别为9.1%和9.%。
CANCER:20年间低级别滤泡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有所改善,但淋巴瘤相关死亡仍较高
4月1日发表有《CANCER》杂志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年期间芬兰和西班牙6家医院的例1-2级滤泡淋巴瘤(FL)患者的生存数据。中位随访69个月的结果表明,在利妥昔单抗时代,对于年龄小于70岁的FL患者,进展性淋巴瘤所致死亡风险与其他原因的死亡风险一致;而对大于70岁的患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则明显更常见。此外,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F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DSS)均有所改善,但患者在诊断后10年的死亡率仍较高。
Bloodadvances:临床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较生化复发者预后更差
4月12日,Bloodadvances杂志发表了一项由梅奥诊所ShajiKKumar牵头的开展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对于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生化复发相比,临床复发者预后更差。
研究共纳入例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2.9岁,59.6%为男性;复发时的中位年龄为65.2岁。与生化复发组相比,临床复发组从诊断至首次复发的中位时间缩短了2.9个月(22.8个月vs19.9个月),且在基线时更常发生非分泌性疾病和高钙血症。在治疗缓解方面,两组CR率相似,但与临床复发组相比,生化复发组患者一线治疗后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比例更高(59.9vs52.9%);此外,超过42%的患者在初次治疗或维持治疗期间复发,这在临床复发组中更普遍(45.7%vsBP组9.9%)。
JCO:分层治疗或为低危急淋白血病患儿的更佳治疗方案
近日,JCO发表一项来自AALL01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具有预后良好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的低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几乎均可通过标准治疗(不需要)治愈,无需培门冬酶强化疗法。
在该项分析中,采用了儿童肿瘤学组(COG)对低风险组的定义为:没有额外的髓质疾病,对诱导治疗能快速反应,结束介导治疗后骨髓最小残留(MRD)0.1%,且有一个或两个预后良好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即有ETV6-RUNX1融合或者染色体和17三倍体变异。以这个为标准,研究者共纳入例1-9岁低风险患儿,对比标准化治疗(包含在诱导和延迟强化期间各一次的培门冬酶治疗)或培门冬酶强化治疗(LRA,在巩固和短期维持治疗期间每周再间隔注射四次培门冬酶U/m2)的疗效。
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组相比,LRA组虽复发率更低(6%vs.5%),但是缓解期死亡患者更多(10vs.2)。在安全性方面,与标准治疗组相比,LRA组胰腺炎(.7%vs.0.8%,P0.)和骨坏死(%vs1.8%,P=0.)发生率更高,但在应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方案的患者中,两组的骨坏死率相似,均为1.%。此外,LRA组患者的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在各个阶段都较标准治疗组更常见。
#工作繁忙时,你都会通过哪些方式缓解压力?评论区留言,互相学习借鉴~
网友留言:
文章综合整理自期刊杂志、医脉通血液科及聊聊血液
编辑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