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了解乳房吗?
▼
有多少女人真正了解自己的乳房结构?乳房按摩、理疗、保养都是基于乳房结构设立的,扫除乳盲,关爱乳房健康,从认识乳房开始!
一、乳腺的位置和形态
乳房位于两侧胸大肌的表面、第2到第6肋骨之间,内侧靠近胸骨旁,外侧达腋前线,其外上形成乳腺的尾部伸向腋窝。
乳腺的形态和位置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各个不同的生理时期也存在着差异。
二、乳腺淋巴管循环特点
乳房的组织内的淋巴管、腺体、腺叶、腋小叶都被稠密而微细的淋巴网所包围。乳房淋巴的循环引流到:腋窝淋巴结、内乳淋巴结、锁骨下/上淋巴结、腹壁淋巴管及两侧乳房皮下的淋巴网。
腋窝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引流的第一站,也是癌细胞最容易集结的地方,所以也是女生“乳房自检”的重要部位。
三、乳房淋巴循环通道
乳房内丰富的淋巴管和淋巴网与整个胸部、颈部、腋下和腹部等处的淋巴网相连,癌细胞侵入淋巴组织可随淋巴循环流动转移。乳房的淋巴循环大致有以下几条通道。
第1条通道:淋巴结有30—60个,腋淋巴结可通向锁骨下淋巴结,再通向锁骨上淋巴结,这一通道引流乳房淋巴液75%。
第2条通道:乳房内侧的淋巴液穿过肋间淋巴管,流向乳房内动脉旁排列的淋巴结,乳房内大约25%的淋巴液是从这条通道引流的。
第3条通道:乳房深处的淋巴网通向腹直肌鞘上部,肝镰状韧带,将淋巴液导人膈下、肝下和腹腔。
第4条通道:淋巴管在乳头、乳晕和乳晕周围皮肤内有深浅两层毛细淋巴管网,乳晕下淋巴网与乳房实质的淋巴管相通。
上述4条淋巴通道可依次分别称为外侧通道、内侧通道、对侧通道和下方通道,如此丰富的淋巴网,决定了淋巴转移是乳癌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你意识到你的淋巴堵塞了吗?
胸前淋巴排*不畅,乳腺导管易堵塞,形成生理性增生、结节、硬块、久而久之形成病理性增生、钙化,癌变几率70%。
胸闷、心慌、气短、背部肥厚、手臂粗大、拜拜肉、胸部胀痛、长斑、长痘、口臭、烦躁、宫寒、血块、月经不调、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通常是因为乳房排*不畅,乳房*素堆积,导致腋下皮肤发黑,乳头乳晕发黑,副乳增大。
二、女人最容易患的乳腺疾病
▼
乳腺增生
由于内分泌失调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腺间质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改变了乳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
增生肿块呈片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边界不清,可有触痛,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后缩小变软。乳房周期性胀痛,尤以月经前为重。
乳腺炎
1、急性乳腺炎:由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急性乳腺炎,这种类型主要以哺乳期多见。
哺乳时感乳头刺痛,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可抽出脓液,后期形成脓袋。
2、浆细胞乳腺炎:非细菌感染,是导管内脂肪物质堆积,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表现为乳房疼痛,皮肤无红肿,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很像乳腺癌。
纤维腺瘤
是乳腺及附属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纤维瘤的发生多与雌激素增多有关,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无疼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易被推动,生长速度缓慢,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乳腺囊肿
以乳腺积乳囊肿和单纯囊肿多见:
1、积乳囊肿:因哺乳期某一导管阻塞,乳汁潴留于导管组织而形成的囊肿。
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
2、单纯囊肿:因乳腺的分泌物潴留于导管组织而产生囊肿。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呈囊性,月经前乳房胀痛,肿块随月经周期改变而逐渐增大,内容物呈血性。
乳腺管内乳头状瘤
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瘤体较小,大多在1CM以下,一般无疼痛,在乳晕下及其边缘处扪及小肿块或结节,质软,可推动,轻压时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溢出。
乳腺癌
是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发生的恶性肿瘤无痛性肿块,这是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到一定程度可侵犯皮肤,皮肤上出现凹陷,称酒窝征,皮肤增厚水肿时形成“橘皮样变”。
晚期肿块表面皮肤溃烂,出血,恶臭。乳头回缩,内陷,较对侧抬高,乳房变形。部分病人乳头溢液,有不同程度隐痛或刺痛,腋窝淋巴结肿大。
所以“乳腺保养”是最热门的女性保健项目!
三、为什么女人一定要常做乳腺保养?
▼
理由1: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为了健康,一定要常做乳腺保养!
我们身边总是有太多优秀的女人,却因为这些无奈的痛苦而提前地告别本属于她的精彩。可能他们的明星光环让她们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