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四二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问态度
……
READON「
郑家伟
坚毅与善良
是我传递给儿子最好的品质
」人物介绍
郑家伟,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脉管性疾病学组副组长。《ChineseMedicalJournal》(SCI收录)编委、《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美国,SCI收录)国际编委、《HeadNeckOncology》(英国,SCI收录)编委,《上海口腔医学》(Medline收录)常务副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头颈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组织国内外专家,制订了该领域的5部指南,先后在国际杂志发表,获得了广泛认可。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规范化治疗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际同行的赞誉。
采访笔记
出生在山东淄博,我打趣说,你目前的病人与八百里梁山泊的“青面兽杨志”相仿。他正色说,血管瘤都是孩子,对这种病,好多人不理解呢。
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医师郑家伟,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微静脉畸形,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各种口腔颌面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是一位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医生,却在十多年前走进一片蓝海——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领域。他说,跟踪创新和原始创新都很重要,如果能用并不昂贵的药物和方法,治疗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成就感不比一台手术差。
“有些孩子就是弃婴,在病人面前,我不会考虑利益,几十块钱的血管瘤乳膏好用,何必要激光、介入,同位素治疗,我凭良知做事。”为此,有些外省同行与他理论,说他太坚持原则。“我不理会那些,我不会让病人在茫然无助中雪上加霜。”
他是邱蔚六院士的学生,跟老师学到了大气和眼界。“直到如今,邱老掌握的信息都是最前沿的,他说出来,我们不知道,就感到惭愧。”
“你看到的是触目惊心,我看到的是世态炎凉。”面前电脑里是各种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的照片,有的已经治愈,有的,他说一辈子要治疗。我的承受力不高,我问他,是否司空见惯,变得麻木不仁。
他说,哪里啊,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不拯救那些孩子,就感到内心有愧。“不少年轻家庭,因此分崩离析,孩子由老人带着,在绝望中寻找微弱的光亮。”
在好大夫网上,他的日访问量多次,总访问量万次,总患者1万多名,很少见到一个差评。他说,现在精力有限,每天坚持回复5个新患者的咨询。即使晚上到很晚,也要及时答复和释疑。
他的精力应该说很充沛,临床门诊,教学管理,各种学术会议,修改论文,带研究生,负责两本学术杂志的编辑出版,还有许许多多的接待任务。但无论如何,每天有两件事必做,其一,阅读文献,他订阅了学科最前沿的国际文献,每天都会推送给他,见到合适的,立马就考虑用在临床;其二,学习专业英语。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学习专业英语,这一习惯他已经保持了数年,每天读半页原著,大声念出。“要在国际论坛有话语权,英语必须流利,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讲。在这方面,中国医生非常吃亏,因为没有学过英语原著,所以这一课必须补上。”
“儿子是我最大的自豪。”他说,他的孩子很少让他操过心,如今在硅谷的Google公司做一名工程师,“我们平时各忙各的,交流很少不多。他看着我的背影成长,我想,坚强和善良,是我传递给他的最好的品质。”
他的时间有限,爱好不多,但他十分注重身体保健。现在他购置了简单的器械,有时间就活动活动身体。虽然年过半百,应酬很多,但没有一般中年人的富态,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在我看来,这个年龄的人,身体保持到如此的健康状态,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令许多同龄人和晚辈羡慕不已。他说,十分羡慕和钦佩钟南山院士和王陇德院士,“他们不仅是学术大师,更是健体的楷模。”
与JohnMulliken教授、WayneYakes教授合影
1
奋斗的经历
郑家伟说,他27岁的儿子,已经在硅谷的Google公司成为了一名工程师,这是他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
“我对他管得很少,我觉得男孩子,一定要独立生存,正如我当年从父辈们身上学到的。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的成就能够超过我。”事实上,坚毅、积极向上,不懈的追求,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他走向今天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又影响了他的下一代的特质。
他出生在山东淄博的一个小山村,从背着书包离开村子,一直到考上山东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的这一条曲折之路,放在改革开放初期,高考恢复没几年的时代背景里,显得格外艰难。但是现在谈起时,都是云淡风轻的语气。
“那个时候高中一个班四五十个人,一本录取率只有5%,竞争非常激烈。我先后跳过了初三、高三的学习,直接高考,16岁就上大学了,在大学班级里,年龄算是小的。”
后来本科毕业,又直接读研,同时实习也不敢耽误,每天晚上他抱着书读,至少12点过了才睡觉。不光是专业书,他还先人一步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在研究生期间着重苦修英语,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看英文的原版资料,他还买了一个用来学习英语的录音机,有时间就练习听、说、读、写。
当时有一本著名的口腔医学杂志《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现更名为《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很多同行都说,上面没有见到郑家伟的文章,就好像没有看这本杂志一样——他当时为了练习英语,掌握新的医学动态,或翻译或总结,撰写了大量的文摘或综述。不仅如此,在当时还不知道SCI是什么的时候,他就开始撰写和发表英文论文了。
“当时没有电脑,都是用英雄牌打字机打在纸上,用传真传过去给编辑校对。后来基本上每本杂志上都有我的文章,虽然很多人不认识我,但是他们都知道我的名字。”说这话时,郑家伟有点得意。
郑家伟认为,医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提高临床技巧,也要多做科研。”小手术做上一万遍,也没有多少上升的空间。但是科研就是在追求创新和进步,意义更大,影响更深。”医学的进步,几乎都是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后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的结果。
参加《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审稿定稿会
2充实的忙碌
年,郑家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事临床一线工作8年,并在年32岁那年破格晋升了副高。怀着对医院的向往和对事业的追求心,经过认真努力的准备,如愿以偿地考取了,邱蔚六院士的博士研究生。
邱蔚六院士作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曾在年获得由IAOMS执行委员会颁发的杰出会士奖(DistinguishedFellowAward)。这个奖项是目前世界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当时全球只有4人获得过,邱蔚六院士为第5人。
让郑家伟印象最深刻的是,邱院士虽然是耄耋之年,但依然手不释卷。他对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十分了解,并且能够用高瞻远瞩的眼光来看待最新的发展。郑家伟在其门下获益匪浅,但是他的专业方向在读博期间却慢慢转变了。“当时医学界有一个难题——如果肿瘤侵犯了颈动脉,万一颈动脉破了,轻者瘫痪重者死亡。应该怎么办?过去都是放弃治疗,而我的博士课题做的就是,在羊的身上重建颈动脉,观察重建的效果。”
动物实验成功后,课题组把这套方法移植到了临床上,治疗了许多病例,获得了成功。博士毕业后,在邱蔚六院士和张志愿院士的指导下,他的主攻目标转移到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这一亟待开垦的领域。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或发育畸形,60%以上发生在口腔颌面-头颈部。以往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命名、治疗混乱,误诊误治现象比较普遍。正如邱院士所言: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的三位博士生(张志愿、郑家伟、范新东等)都因此而安排他们做了攻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工作。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他们和他们的学生努力向国内外学习,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有志于脉管疾病研究的同道一起,终于使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处理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年开始每周一次的门诊,每次只有二、三十个病人,如今郑家伟的门诊号已经一号难求,全国各地的病人纷至沓来,应接不暇。现在,他已经很少有空余时间,门诊、会诊、教学、开会、两本杂志校稿,还有经常的外事活动。即使外出开会,有一丁点休息时间,也只见他拿着稿子修改。“太忙了,但是也很充实。很多国际大会都邀请我们做报告,如果我们不参加,他们会觉得大会不够圆满。”
参加《名医大会诊》节目
3制定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不是一类疾病,属于脉管异常或脉管性疾病,国外有专门的诊治中心。但我国在这个领域一直较为混乱,从事治疗的科室很多。许多国际上已经不再采用的治疗方法,医院依然在用。“同位素、冷冻、放射治疗等,副作用大,不应该再用。”郑家伟表示。
为了纠正混乱的状况,郑家伟和脉管性疾病学组的同事们潜心钻研,协作攻关,历经数年,推出了本土化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治指南,其中5部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使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争得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在年米兰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他和其他中国专家的报告获得了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并由此拉近了与国际权威专家如哈医院JohnMulliken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MiikkaVikkula教授、阿肯色医科大学JamesYSuen教授和MiltonWaner教授等的距离,建立了与国际脉管异常研究学会(ISSVA)的联系。他也经过专家推荐,当选为ISSVA的委员。
年,他邀请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脉管畸形的首创者、后来担任ISSVA主席的美国著名专家WayneYakes教授来访讲学,传授治疗经验,纠正了以往栓塞或阻断供应动脉的错误做法,使这一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年,法国儿科医生Léauté-Labrèze等偶然发现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血管瘤很有效。郑家伟看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报道后,医院秦中平教授联系合作,在临床上率先采用口服心得安治疗血管瘤。相关经验总结成文后,很快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能够跨出这一步,是需要勇气的。“在国内从来没有人用过,家长也有所怀疑,觉得这是治心脏病的,会不会对心脏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时我们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来在我们的推动下,这一治疗方法在国内已经成为常态,并被美国FDA批准使用。”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经常会出现很多疑难的复杂病例,只能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去治疗。这也是促使他申请课题、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原因所在。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共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发表了许多有影响、有临床指导价值的SCI收录论文。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在PubMed网站上订阅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个领域的文献,一有新的文献,每周就会自动推送给他。觉得有用的,就翻译摘要后放在自己创办的“血管瘤淋巴管瘤专家网”上,供更多的人阅读和分享。
有一种较少见的病叫做“血管内皮细胞瘤”,属于低度恶性,大部分治疗的方法都无效。郑家伟借鉴国外的做法,采用干扰素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不仅是头颈部,全身各处包括肝脏的血管内皮细胞瘤或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也可以这样治疗。多一种方法,就是多一线希望。
身为国内外知名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专家,今后的路,必然是一步一挑战。郑家伟认为,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以及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意外偶尔会发生,再大牌的医生也不例外,这也让大家时刻处于巨大的风险中,提心吊胆。而且,行业乱象包括唯利是图的现象还没有杜绝,这些都需要今后不断的共同努力。“我做医生,采用的方法都不是很贵的,主张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强调无创-微创-有创的原则。治疗一定要遵循规范,有些淘汰的方法虽然能够带来利益,但为了病人的健康,还是呼吁坚决淘汰。医生不能昧着良心做事,唯利是图;要与病人将心比心,用良心给人治病。对病人的损伤小,效果好,这是应该坚守的原则,而不是只考虑经济利益。”
主编著作
口述实录
请问郑教授,血管瘤发病有哪些原因?郑家伟血管瘤发病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临床上观察到:第一,血管瘤发病与怀孕期间用*体酮保胎有关系,尤其是试管婴儿更多见;第二,怀孕期间如果经历缺氧的状态,或者婴儿出生时低体重,营养状态不良,就可能发生血管瘤或脉管畸形。这种病现在越来越多很多,不过在我们这里,都可以进行治疗——即使药物或其他常规手段都不行,最后还可以做手术。血管瘤患者一般多大?郑家伟血管瘤患者一般都是婴幼儿,我看过最小的是刚出生两周,因为不能抱着,用一个筐提着来的。这种小孩也有的被父母抛弃,被福利院收养,送到我们这里治疗。这个疾病可能会治愈吗?郑家伟大面积的血管畸形是治愈不了的,只有小的可以;血管瘤一般可以治愈。我们现在有新的办法,表浅的血管瘤局部涂药,就可以慢慢治好。以前治血管瘤都是吃激素,副作用很大,都吃成了大胖脸。脉管畸形多选择硬化剂注射治疗,做这个领域这么久风险比较大,需要格外小心和谨慎。您怎么理解人文医学这四个字?郑家伟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欠缺的。因为很多病是看不好的,但合理的解释和安慰,可以让病人感到满意。有些老资格的医生,在病人面前摆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给人很不好的印象,网上的评价也不怎么高。有些年轻医生缺乏耐心,给病人讲话时嗓门很高,这些都是很不好的现象,需要加强教育和改正。医患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只有这样,就医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目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今后将在本科生中增加这一必修课程。脉管畸形这样的病其实很凶险,您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感?郑家伟脉管畸形可能伴有其他的异常,常规检查无法发现;有些病人属于过敏体质,药物治疗时会发生意外,如超敏反应。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发现情况不好,马上采取措施;必要时紧急求助其他相关科室,如麻醉科进行抢救。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每年在这个领域,国内都有发生意外或死亡的病例。所以,医生在治疗时,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做医生这个职业会越来越谨慎。有人说医生是天使,有人说医生是亲人,您认为医生是什么呢?郑家伟我就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不要把我看得多么神圣,这是我的职业。我和你是平等的,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我会尽我的全力给你解决问题,不是说你求我,我为了利益去治疗你。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就是要用来解决病人问题的。遇到难缠的病人怎么办?郑家伟换位思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病人解决问题。现在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病人千里迢迢来到上海,通宵不睡觉等着抢号,但号源有限。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都给予照顾,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好多人来看门诊时,都把我们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带着很多问题来诊,这时候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好多时候都是在考我。哪怕牺牲中午吃饭的时间,也不能让最后一个病人失望而归。我是跟病人商量的类型,会给病人几种选择,你觉得好,我觉得也可以,那就实施,但是不能强迫人家。我会说,如果你决定不了,就再去外面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拿出意见。您在空闲时间会做些什么呢?郑家伟现在基本上没空闲时间,也许退休以后会轻松一点。有时候难得在家里,干干家务后,饭后有时间就出去散步,跟妻子一起沿*浦江边走走,也算是健身吧!我觉得消耗身体不可取,应该有劳有逸,用更加健康的方式生活才对。
采访/晔问仁医编辑/文刃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