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马建民
首都医科医院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是起源于各种分泌腺体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涎腺,原发于泪腺者较少见。泪腺腺样囊性癌(lacrimalglandadenoidcysticcarcinoma,LGACC)好发于年龄40岁女性,30岁以下发病者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儿童患病者罕见。临床表现与其他泪腺占位性病变有相似处,肿瘤自发性疼痛及邻近骨质破坏是LGACC突出的特点。目前,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综合性治疗是LGAC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LGACC复发率高,易向周围组织浸润,甚至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本篇报道了1位13岁男性患儿左眼发生LGACC的诊治经过,希望引起临床眼科医生的
患儿男性,13岁,主因左眼球突出逐渐加重3个月伴眶区疼痛1个月就诊。患儿于3个月前出现左眼眼球轻度突出,无视力下降、溢泪、畏光等不适,家长未予重视。随后患儿眼球突出逐渐加重,开始于眼眶外上方触及肿物,并于1个月前出现左眼眶区疼痛,故家长医院,行X线片检查发现“左侧泪腺占位性病变”,建医院眼肿瘤专科就诊。查体:全身一般状况良好。专科查体:左眼球突出,眼球向鼻下方移位,向颞上运动受限;左眼眶外上方泪腺区可扪及一大小约1.5cmX1.0cm的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楚,有压痛;双眼角膜透明,KP(-),前房中深,Tyn(-),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透明,眼底正常。眼眶CT扫描显示左侧泪腺窝类圆形、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影,大小约2.5cmX3.0cm,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围绕眼球壁呈铸型状;并且眶上壁骨质变薄,眶腔增大(图1)。MRI扫描显示左侧泪腺明显肿大,T1WI相肿物呈等信号,T2WI相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肿物边缘可见部分低信号区,可能是残留的泪腺组织,增强扫描可见肿物明显强化,部分边缘强化不明显(图2)。门诊以“左侧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收入院。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全身麻醉下行泪腺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切除物送病理。病理检查示:泪腺腺样囊性癌。患儿术后切口恢复好,出院后行局部放射治疗,定期门诊随诊,至今随访6个月尚未见复发。
讨论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起源于各种分泌腺体,发病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1.2],最常见的部位是涎腺,原发于泪腺者较少见[3]。泪腺腺样囊性癌(lacrimalglandadenoidcysticcarcinoma,LGACC)发病率位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并且恶性程度高的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占泪腺上皮性肿瘤的29%,占所有原发眼眶肿瘤的4.8%[4.5]。据统计,LGACC好发于35-50岁的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但ACC的发病年龄小于其他泪腺恶性肿瘤,30岁以下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儿童发病者少见,国外有23例发病,最小年龄为6岁[6-11],国内仅见2例报道,其中年龄最小为15岁,与本例患者相近[12.13];女性较男性发病更为多见[14.15]。
目前认为LGACC的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其中p53、bcl-2基因突变对LGA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53突变后产生的异常p53蛋白在LGACC中的阳性率为72.3%,而正常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其表达强度越高,临床预后越差[16.17];此外Papadaki等发现复发性LGACC中突变p53表达高于初发患者[18]。bcl-2是最重要的抑制凋亡基因,在肿瘤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19],而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与泪腺组织恶性转化有一定关系,并且随着bcl-2蛋白表达强度增强,其临床预后越佳[2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peroxidase3,GPX3)是一种氧自由基代谢酶,它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被认为具有抑癌作用,有研究发现在LGACC中,GPX3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认为GPX3基因突变导致GPX3蛋白表达降低与LGACC的发病有关[21]。
LGACC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移位,眼球运动受限,伴有眶区自发性疼痛;疼痛是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生率高达79%,这是因为肿瘤呈嗜神经性生长,早期可侵犯邻近骨膜骨壁[22.23]。本例患儿就诊时眼球突出明显,并有眶区疼痛,症状较典型。查体时在患侧泪腺窝部位可触及扁平形、表面欠光滑、结节状肿物,肿物质地中等偏硬,附着于眶骨缘,活动度差,有明显压痛[24]。此外,还可出现上睑下垂、视力下降和复视等症状[22]。LGACC病程短,侵袭性强,预后差。肿瘤沿周围神经浸润生长,通过神经浸润而侵犯颅内的概率高达15%,是涎腺ACC的15倍;研究发现神经受累者预后更差,且易发生远处转移[25.26]。LGACC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约为25%-55%[27.28],其转移部位以肺脏最常见,其次为骨、肝和脑等[24.29]。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LGACC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尤其是CT表现,对于诊断具有重要作用。CT显示大多数LGACC发生于泪腺窝处,正常的泪腺轮廓消失,肿瘤为扁椭圆形、不规则形或梭形,呈高密度,少数瘤内可见钙化灶;部分肿瘤可见小囊状、斑点状的低密度改变,为中到高度强化,实质部分强化而使囊变坏死区更为明显,曾有几乎全部囊变的病例,CT显示肿瘤有略厚的强化边缘,术前误诊为皮样囊肿瘤[7.22]。肿瘤形状常不规整,有结节状突起,呈“生姜”样,此征象被认为是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标志之一[30],但并不具有特异性。病变早期多无骨质破坏,晚期邻近眶壁呈虫蚀样或广泛骨质改变,骨质破坏是本病常见的影像学征象[31]。进展期可见病变向邻近结构蔓延,多为直接侵犯,部分也可沿周围神经转移,甚至出现“跳跃转移”,即在远处发现转移灶,但并不与泪腺区病变相连,此征象也是ACC常见表现之一[32]。本例患儿的CT上病变外形较规整,未见囊性改变,并且骨质破坏较轻、并不明显,邻近结构未被侵犯,说明疾病尚处于相对较早期阶段。LGAC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正常眼外肌比较,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至高度强化,本例患儿的MRI表现与此相符,MRI相较CT而言,更能清楚显示病变与眼外肌、视神经的关系,以及向邻近结构蔓延的范围,能更敏感、准确地发现病变沿周围神经转移,增强扫描联合脂肪抑制技术显示效果最佳[31.33]。
早期LGACC未出现骨质破坏,加之无泪腺区疼痛的临床表现,此时需与以下泪腺病变鉴别:(1)良性泪腺混合瘤,是泪腺区最常见的肿瘤,多呈类圆形,有假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可压迫邻近眶壁骨质,但无骨质破坏。良性泪腺混合瘤术后较易复发,复发率5.5%-41.7%不等[34-36],复发多与手术中未完整切除导致肿瘤细胞残留有关。(2)恶性泪腺混合瘤,是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第三位常见病变,可由良性泪腺混合瘤恶变而来,良性混合瘤存在的时间越长、手术后复发次数越多,恶变几率越高[31.32],表现为肿物突然增大,并伴有疼痛感。X线检查示眶骨颞上方骨质呈虫蚀样破坏,CT扫描示肿物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呈锯齿样改变;眶骨不均匀破坏,肿物可向鼻窦或颅内等部位蔓延[37]。耳前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助诊断[34]。(3)泪腺型炎性假瘤,多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多伴有上睑红肿,疼痛,结膜充血水肿等。影像学表现为泪腺弥漫性增大、边界不清,呈扁平形,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多向前发展,常伴有附近眼外肌及眼睑炎性改变,泪腺增大合并眼外肌增粗是较为特异的征像,不伴有骨质改变。常有好转与加重反复史,糖皮质激素疗效明显。
在病理学方面,LGACC分为筛孔型、管状型和实体型三种。筛孔型ACC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筛网状,中间有纤维间隔;管状型ACC内层为多层上皮细胞形成管样结构;而实体型ACC瘤细胞排列紧密,呈片状或实体状,中间有纤维间隔形成[38]。前两种病理分型预后较实体型好,实体型ACC又称为基底细胞样型ACC,其侵袭性更强,在早期肿瘤直径较小时即可累及周围组织及眶壁[39]。研究发现在免疫组化方面,当LGACC出现嗜神经性生长时,肿瘤内出现S-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的特异性表达,推论LGACC的嗜神经性侵袭特性与肿瘤细胞中存在神经膜细胞分化有关[15]。
LGACC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法,多采用扩大局部切除术,但是由于ACC易侵犯骨质,手术很难将侵犯到骨壁的肿瘤细胞彻底去除,少量的残留肿瘤细胞易导致复发,故术中多采取电烙或凿除与肿瘤紧邻的部分骨壁,以期尽可能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40]。术前或术后可辅以放疗或(和)化疗,能一定程度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术后放射治疗有利于肿瘤的局部控制,并且应尽可能缩短手术与放疗之间的时间间隔[41]。放射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最常用的是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42],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放疗方式在ACC的治疗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如调强放射治疗,在提高有效性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放射性损伤[43]。临床发现ACC对顺铂及盐酸阿霉素的反应良好,经颈动脉用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肿瘤区的血管系统,效果更佳,同时能够减轻化疗的全身副反应[44.45]。此外,有学者认为,随着治疗次数增加,复发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肿瘤生长加速,易侵犯眶周结构,如前中颅窝、海绵窦、副鼻窦等,手术风险大且无法完全切除,此时可使用伽玛刀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有一定效果,但是易复发[46]。LGACC复发率及致死率均很高,治疗后5-6年内复发率达55%-80%,10年存活率仅为20%[27.47],预后差。对于儿童发生LGACC,Miguel等人观察了18例LGACC患儿,发现大部分患儿的预后较好,预计15年生存率达58%,存活患儿很少发生肿瘤坏死、出血、周围神经受侵等情况[6],国内尚无相关研究,但是本例患儿存在相似特点,肿瘤形态规则、内部无出血坏死,术后恢复好,至今未见复发,也提示我们,早期发现肿瘤并且及时手术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帮助,不过本例患儿仍需长期随访。
本例患者发病年龄小,在早期仅表现为轻度的眼球突出而被忽视,最终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得以确诊。本病例提示临床医生,虽然儿童期LGACC罕见,但当发现儿童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时,尤其在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且CT上骨质破坏不明显时,也要考虑到LGACC的可能,尽量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为此提高临床医生对LGACC的认识至关重要。鉴于LGACC致死率、复发率高,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行手术切除联合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尽早确诊,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GormleyWB,SekharLN,WrightDC,etal.Managementandlong-term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