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列腺癌精准诊治病例1根治术后联合化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72652.html

摘要/p>

这是一例年轻的前列腺癌病例。确诊后的初始治疗方案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超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多发淋巴结转移,并有超出盆腔的淋巴结转移。尽管术后即刻内分泌治疗,但是效果欠佳,PSA下降不理想(甚至有反弹)。经基因检测提示前列腺癌组织融合基因ERG阳性,抑癌基因TP53突变以及NCOR1突变,遂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6周期。经综合治疗后,术后8个月随访,患者PSA下降满意(tPSA=0.)。

1.病例介绍

2.初始治疗方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超扩大淋巴结清扫

3.基因检测结果

4.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5.笔者的述评

5.1超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

尽管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明确的转移淋巴结,但是根据本例患者术前的资料,采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推荐的Briganti量表计算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为90%,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很高,所以初始治疗中进行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超扩大淋巴结清扫。超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得以体现,一方面明确了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分期为pN1M1a;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本例患者为多发的淋巴结转移(清扫的31枚淋巴结中有17枚是转移淋巴结)。因此,超扩大淋巴结清扫以切除转移淋巴结,实现了在外科技术的最大程度的减瘤,这是外科医生依靠手术技术以及耐心能给患者最大的帮助。

5.2一线内分泌治疗效果差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各大指南均建议持续使用系统性治疗(内分泌治疗,包括药物去势,抗雄激素治疗以及阿比特龙治疗)。本例患者术后2周进行即刻内分泌治疗(戈舍瑞林去势治疗+比卡鲁胺抗雄激素治疗),但是患者的睾酮并未明显下降并达到去势状态。术后2月,患者的tPSA下降至0.;此后尽管仍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tPSA开始反弹。术后2.5月时,tPSA反弹至0.,而患者的睾酮水平仍高达21.73noml/L。这表明,对于一线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反映差,疗效欠佳;也提示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aggressive),预后差(poorprognosis)。

5.3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方案调整

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前列腺癌组织融合基因ERG阳性(FISH显示个癌细胞中有个癌细胞ERG阳性),二代测序显示抑癌基因TP53突变以及NCOR1突变。

结合患者病例信息,经MDT团队讨论后遂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改为亮丙瑞林药物去势),再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6周期。经综合治疗后,患者tPSA持续下降。术后8个月随访(年9月),患者tPSA=0.,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肿瘤控制满意。后续继续单纯药物去势治疗,仍在密切随访中。

5.4前列腺癌手术后化疗的价值

尽管一些RCT研究对于低容量负荷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多西他赛化疗(联合ADT治疗)并未显示OS显著获益,也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单纯辅助多西他赛化疗无显著获益的报道(无内分泌治疗);但是统计学的规律是否适合具体的临床病例,这仍需要深思熟虑,这是泌尿外科医生面临的真正的挑战。

本例患者的治疗综合了RCT研究以及诊疗指南的建议。在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时,我们更需要有结合病例的个体化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在精准一些模式下,基于基因检测的信息以及MDT的诊疗模式对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肿瘤的控制也显示了调整方案后的疗效。

6.本文作者:杨斌医生

杨斌医生: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亚洲男科学协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

专攻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融合靶向精准穿刺活检,局限性前列腺癌保留性神经和早期控尿功能的腹腔镜微创根治术,高危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的腹腔镜微创根治术/开放根治术以及扩大/超扩大淋巴结清扫术,骨转移前列腺癌的原发灶减瘤手术和扩大/超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挽救性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晚期前列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等。年完成泌尿外科重大手术余台,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逾台,前列腺癌化疗逾人次。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转化研究临床治疗,主持多项科研基金,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培养计划,医院攀登人才培养计划等,累计科研经费近万。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科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

欢迎大家通过扫描如下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