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众多,淋巴引流丰富,不仅接受头颈部器官的淋巴引流,也接受胸、腹、盆腔和四肢的淋巴引流,因此颈部淋巴结准确详细的分区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AAO-HNS(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院)年提出将颈淋巴结分为六区。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年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区方法,补充上了Ⅶ区(上纵隔淋巴结)。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建议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Ⅶ区分区法。本文就AJCC版颈部淋巴结分区进行详细解读。
若想将颈部淋巴结做出准确分区,需要掌握以下解剖标记
①胸锁乳突肌②胸骨舌骨肌③胸骨甲状肌④肩胛舌骨肌⑤颈内静脉⑥颈总动脉⑦甲状腺左叶⑧颈长肌⑨气管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由二腹肌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骨,后界为颌下腺后缘。该区域淋巴结主要收纳颏、唇、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和颌下腺的淋巴液。
Ⅰ区以二腹肌前腹为界分两部分,内下方为IA区(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外上方为IB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区。
Ⅱ区(levelⅡ)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位,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下方为ⅡA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后上方为ⅡB区(鼻咽癌转移处)。从影像学角度,建议采用颈内静脉后缘作为ⅡA和ⅡB的分界。
Ⅲ区(l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上界为舌骨水平,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相同。
Ⅳ区(l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上界为III区的下界,下界为锁骨上水平。
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脉淋巴结链,收纳腮腺、颌下、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点区域。
Ⅴ区(levelⅤ)颈后三角淋巴结,包括枕后三角区及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缘,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Ⅴ区:分别以舌骨水平和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为界分为上中下三区,分别对应于Ⅱ、Ⅲ、Ⅳ区平面。
Ⅵ区(levelⅥ)为颈前区淋巴结,两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切迹,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此区是甲状腺、声门和声门下喉、梨状窝顶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Ⅶ区与甲状腺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AJCC颈部淋巴结分区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耳鼻喉头颈外科及放疗科对颈部淋巴结精准定位的需求,而且规范检查便于学术交流等,但其未将腮腺、面颊、头皮淋巴结引流进行分区,而且部分解剖界限描述不十分准确,本文介绍一下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发表的颈部淋巴结分区,年11月,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ESTRO)官方杂志——RadiotherapyOncology(绿皮杂志)在线发表了新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参与编写的专家包括了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的放射肿瘤学家、头颈部外科学家和解剖学家。总的原则包括1)根据解剖学、外科学和影像学知识尽可能将边界准确地整合到放疗医师所用的轴位CT影像上,表1比较了TNM分期、新旧分区标准对不同淋巴结区域的命名差别;(2)将不同淋巴结区域边界的描述差异最小化,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淋巴结区所接收的淋巴回流的解剖部位和可能的原发肿瘤,(3)新的淋巴结分区标准包括头颈部所有的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如增加了下颈(如锁骨上淋巴结)、头皮(如耳后、枕淋巴结)和面部(如颊部、腮腺淋巴结区域)淋巴结区。对以前分区描述不清楚的区域也进行了调整,如下颈淋巴结分为下颈淋巴结组(Ⅳa)和锁骨上内侧组(Ⅳb);将咽后淋巴结区分为咽后淋巴结组(Ⅶa)和茎突后淋巴结组(Ⅶa)[1]。而且对锁骨上淋巴结进行定义:胸骨柄上缘至胸骨柄上缘上2cm区域,又可分为Ⅳb锁骨上内侧组和Ⅴc锁骨上外侧组。
参考文献
[1]谭文勇,胡德胜.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版更新介绍[J].肿瘤防治研究,,41(1):90-9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