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女孩
从事于特殊教育行业
热衷于公益事业
还曾不远千里为韩国患者
二度捐献淋巴细胞
她奋斗在公益事业的最前线
用自己的力量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爱心
下面带你走近
这位平凡又伟大的浙江青年
潘克勤
1、投身公益事业,是为了传递希望、传播爱
潘克勤,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她是杭州一个6岁调皮男孩的妈妈,也是浙江康复医疗中心青苹果学园的一名特教老师。
年,还是大一新生的她在杭州龙翔桥附近看到献血车,第一次献了血。之后的大学四年,一年两次献血,潘克勤从没缺席。
年汶川地震,潘克勤作为学生会成员,代表学校将同学们捐献的物资送到省红十字会。那时她第一次听说了“造血干细胞捐赠捐献”。“如果配型成功,能救人命。”
她记下了。
“从小就是个孩子王,长大就想当个老师。”潘克勤这么形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她也如愿以偿的选择了喜欢的教育工作,不同于一名普通在职教师,她却是选择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听障儿童康复教师,为全省的听力障碍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
提起选择这个特殊行业的原因,潘克勤说,自己在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就对特殊教育进行了了解,觉得这些孩子和家庭都很不容易,很多家庭为了这个孩子倾注了所有,她想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去帮助到他们。
让聋哑儿童学会听声音、学会说话真的很难。后来从事特殊就教育,潘克勤说,最艰难的时候莫过于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装上耳蜗就可以听见声音,就可以说话,把孩子扔给学校,课后的辅导没有积极的开展起来,要求课后能进行配合经常会被误解——‘我能教得好就不用来杭州康复了……’等等。”
但是比起伤心的瞬间,感动的时刻更令她印象深刻。“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孩子从不会听到慢慢可以理解一些指令,可以叫“妈妈”“爸爸”的那一刻,因为那时候家长脸上总能看见希望的笑容!”看见家长的笑容,是对她和同事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当问道从事这份特殊工作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潘克勤说道:“能从事这份工作的都是一群充满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比正常学校老师更多的耐心,这份耐心不仅仅是对孩子,还需要帮助家长树立积极的心态,家园共育,真正做到全面康复。”
2、给韩国大叔捐造血干细胞,她是浙江涉外捐献的首位女性
“年9月在献血的时候,留下了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潘克勤说。
成为一名志愿者,是一份责任,意味着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有人需要帮助,多了更多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
年2月的某一天,潘克勤接到了红十字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她与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考虑到这个,短暂的犹豫后,潘克勤拨通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决定捐献。
“之后高分辨以及身体检查都通过后,于年7月2日至3日,经历总共6小时的两次医院捐献了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年2月,远在韩国的白血病患者病情出现了反复,有复发的趋势,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二次捐献。当红十字会拨通潘克勤的电话询问“是否答应二次捐献”时,她没有犹豫,立马就答应了。
“大叔还需要我,我不能不捐献。如果不捐献,也许第一次的努力,他所受的罪也都白受了。当我和爱人商量的时候,他说‘帮人要帮到底,不能见死不救’,所以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捐献。”
因为她的坚持与无私,一个生命得以延续,潘克勤成为了浙江省、杭州市首位女性二次捐献者、首位跨国淋巴细胞捐献者。
这次成功的捐献不仅是一份跨国温情,更是促进了两国的友谊,对此,潘克勤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没有想那么多。当时成为志愿者,许下的就是一份承诺。当有人需要我来履行承诺,我自然是义不容辞。而我的运气比较好,是一位韩国友人,为中韩的民间友谊,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是我的荣幸。”
3、那个急切等待的父亲看到她,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年,由15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组成了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负责护送捐献成功的造血干细胞。
第二年,潘克勤加入其中。
她的第一个任务,是将一份造血干细胞送往青岛,救一个10岁患有白血病的小学生。
年5月19日,周五,潘克勤调休好,一医院,等一个年轻宝妈捐献干细胞。
一般来说,一次采集干细胞是4小时。按照推算,下午1点多,从杭州飞往青岛的航班,潘克勤是赶得上的。
可是尽管提前开始,机器一直发出警报,循环量始终不达标,时间耽误了。
潘克勤很着急,担心赶不上飞机,还要改签,那就太晚了。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没有人体器官移植那么高的时间要求,但也需要24小时之内送达,而且是越早越好。
眼看着时间来不及,其他志愿者及时联系了交通部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20多分钟,潘克勤顺利到萧山机场。
没想到当她把储运箱往身上一挎,双手拎住,一路小跑到登机口时,飞机延误的消息传来。
潘克勤紧张得手脚一直抖,身上不停出汗。
幸好航空公司很快做出协调,在最快的一班飞往青岛的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上找到一个空位。
潘克勤登机了。坐下的那一刻,她觉得有些恍惚。双脚夹牢储运箱,她不敢松懈。
下了飞机,医院派了车子来接。下午3点多,医院,将储运箱交给院方。
在电梯里,她见到了受捐女孩的父亲,很瘦小,很憔悴。年轻的父亲见到她的第一眼,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
医院的那一刻,潘克勤深深吁出一口气:“那是一种如释重负。我对自己说,我没有搞砸,我做到了。那个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4、一路小跑成为她们的习惯,包里还必备这些东西
有了第一次的“惊心动魄”,之后的每一次任务似乎变得顺利起来。最起码,潘克勤是这么认为的。
去广州,正好碰到空中管制,好几十架飞机都在排队。潘克勤在和机场沟通后,她所乘坐的那架飞机优先起飞,护送完造血干细胞,她一个人去吃了一顿陶陶居。
去长沙,因为航班时间不合适,她买了高铁票,因为临时各种改时间,她最后站了4个小时到长沙,期间不敢上卫生间,吃了一份臭豆腐犒劳自己。
去武汉,在机场她第一次走了VIP通道,可惜连一碗热干面都没吃上就匆匆赶回杭州。
去年8月,她坐高铁去上海,当天来回将一份造血干细胞取回杭州。从地铁出来,又碰上雷阵雨,忽冷忽热,第二天她就发烧了,因为低钾还住了院。
这些在潘克勤看来“都不是事儿”。
虽然上岗前,都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包括护送技巧、沟通技巧、模拟情境等。但是护送生命礼物,心里的压力比身体上的劳累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护送路上,储运箱都不能离开视线,偶尔还要稍微晃动一下箱体,保持细胞活性之外保证它不会凝固。
潘克勤说,护送分队的人,最习惯的动作就是小跑,幅度不能太大,又不能太慢,争分夺秒。“体力一直在消耗,精神一直紧绷着,当时不累,放松下来一定会瘫软一会儿。”
因为时间控制不好,他们常常吃不上饭。潘克勤的背包里,除了固定的充电宝、证件、笔和纸、保温杯之外,还会准备面包和饼干。
如今,一年中总有几个星期五,潘克勤会申请调休然后一个人消失。同事都默认,“潘老师家里有点事”。儿子只知道,“妈妈开会去了”。
她带着“特殊”的身份——“生命快递员”,护送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去往陌生的城市,给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为你,千千万万遍。或许就是潘克勤对公益事业的态度。大学四年坚持无偿献血,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一线投身各个志愿者活动现场,“公益事业”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日常,烙印在潘克勤的时间规划表上。
人间处处有真情,大爱无疆
让我们为这个传递希望
传播爱的好姑娘点赞
也为这个志愿者团队点赞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