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89岁院士,研究肿瘤近70年,总结出了
TUhjnbcbe - 2023/7/22 21:55:00

孙燕院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忙人”,他经常要外出开会,有时还要去参加学术交流,在同事们的眼中,孙燕院士通常是晚上刚刚从飞机上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得再次出现在门诊和病房。

在肿瘤领域几十年的时间,这位院士早已取得了无数惊人的成就,而很多人也同样希望聆听这位院士的意见,为健康“添砖加瓦”。

孙燕院士是我国“肿瘤内科发展史”

要说到孙燕最早接触到“肿瘤”,是新中国刚刚刚刚成立后的事情。

从年开始,孙燕就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医学,期间加入了解放*,在毕业后也获得了博士学位。

那会,由于国家刚刚恢复了平稳,很多领域都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在孙燕之前,我国已经有了学者去研究血液肿瘤,不过实体肿瘤的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像孙燕这样的高材生,总体占比还是非常少的。

到了年,孙燕刚刚被调到了中医院后不久,两位老院长就给他布置了一项全新的任务:开创肿瘤内科。

这个学科现在看来不算稀奇,可在当时完完全全算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作为开拓者,孙燕也并没有被“特殊对待”。

他所拥有的,仅仅只有5张病床外加4种药物,其他的所有,都得靠他从头来过。

可他也知道,自己既然接受了任务,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都要想尽一切去克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在新药开发的这个领域上还是走了很多的弯路,肿瘤内科的治疗领域中,还是有一些开创性的研究。

从年开始,以孙燕为首的肿瘤内科医生团队,创造性的应用抗肿瘤新药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两年之后,这一项临床论文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报告的时候,被与会者称为是“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肿瘤的典范”,这也让世界肿瘤界看到了中国研究者的实力。

不过,孙燕第一次走出国门,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年。

这个时候的孙燕,早已经是我国颇具名气的肿瘤内科学带头人了。

他在美国的那些日子,是作为客座教授,他身上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勤奋,也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尊重。

那些外国的同行也看到了孙燕所取得的成绩,他们也都希望孙燕能够留下来,并且给他开出了4万美金的年薪。

吴恒兴和李冰这两位老院长给他写了一封信,想让他回国。

接到信之后,孙燕义无反顾就踏上了回国的飞机,并且带回了科研成果。

他告诉那边的同行朋友:“孩子放学了,理应是要回家的。”

他从年出生以后,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土地的践踏,“国破家亡”在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深厚的烙印。

他也说:“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没有国的话,又哪里会有家呢?”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孙燕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名医,也成为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他的名字,同样被载入了世界医学名人录,也一次次被邀请出席国际会议。

在外面作报告和演讲的日子里,他始终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年5月,他第一次参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时候,将“中国淋巴瘤临床特点报告”带上了会场,瞬间就吸引了无数听众。

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计算,这次报告仅仅只有10分钟,不过在孙燕作完报告之后,提问环节却持续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

孙燕也很明白,那会国家刚刚对外开放,很多外国人都非常想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了解中国。

而年,孙燕应邀前往新加坡会诊,也多次在当地的电视台上面露面,街上有人看到他之后,还会主动给他打招呼,这也让孙燕感觉到,自己的成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两年之后,孙燕亮相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在这里还提出了治疗淋巴瘤的新观点,被外界称为“中国模式”。

可孙燕觉得,这是大家对于中国的一种崇敬。

回忆过去的时候,孙燕似乎也没能想到,从组建团队到后来的人才济济,大家真的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

他们的团队,在后来还开创起了乳腺癌晚期术前化疗、胸壁复发的局部治疗等等,使得一部分病人存活期长达10年到30年,还有一些患者至今仍在人世。

每每提到过去的日子,孙燕都会着重强调三个人:吴恒兴、李冰和金显宅。

当年,这三人都没有内科治疗的经验,不过,中国肿瘤内科事业的发展,这三位都是里程碑级别的人物,对于孙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孙燕并没有偏向于西医,而是采取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时候,还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记忆中,还有过一位特殊的病人。

年,医院的院长专门给孙燕写了一封信,请他为一位已经是食管癌晚期的病人出谋划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措施。

孙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为病人提供了一些紫杉醇和一些扶正中药的资料,病人的情况果然有了明显的起色。

这个病人在身体条件稍微好了一些之后,就想着专门前往北京去看看这位医生,并要接受他的治疗。

当这位病人来了之后,孙燕才发现,那人正是蒋介石的孙子蒋孝勇。

除了蒋孝勇之外,两位新加坡的副总理也因为淋巴瘤找过孙燕治疗,同样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因为这件事,国外的媒体也争相报道,“中国草药”也在外面出了名。

不过,孙燕要面对的,同样还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

比如,有人质问:“李时珍从来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张仲景也不懂淋巴细胞,那么中医对肿瘤的意义在哪里?”

可孙燕始终都有着自己的坚持。

当年,孙燕还在定西的时候,就发现当地盛产的*芪有驱邪扶正的疗效,也开始展开研究。

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很多判断:传统的中药能够帮助人体恢复免疫功能,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在和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相互配合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国内外的很多医疗机构也对孙燕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反复测验,最终也都证明了这一结论。

而且,孙燕还从女贞子里提取出了有效成分齐墩果酸为患者治疗,对双盲临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效果。

之后,孙燕就开始带头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其中贞芪扶正胶囊和颗粒还被列入了我国的基本药物名单。

他对于那些质疑声音的解释是:“我们今天若还是使用古人的药剂来治疗肿瘤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许多病通过辩证的论治确实可以药到病除。”

他还对大家说:“中医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应该格外珍惜。”

钟南山曾这样评价过孙燕:“他发掘祖国的药物遗产,在肿瘤内科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中医在肿瘤内科的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孙燕的“防癌经”

作为行业的翘楚,他让很多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对于很多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大家也想要询问一个问题:“究竟如何才能防止癌症?”

孙燕见过各色各样的患者,有腰缠万贯的富人,也有早已走投无路的穷人,可面对肿瘤这种顽固的疾病,他们表现的都是相似的绝望。

在孙燕八十多岁的时候,他依旧十分注重着自己的身体,在和那些患者相互交流的时候,也知道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似的坏习惯。

孙燕的身高有一米八,体重是84千克,对于很多年轻男孩来说,这样的体重都是在正常与合理范围之内的。

不过,孙燕却总是因为自己的体重问题而发愁,在他看来:饿着总比撑着强;瘦的总比胖的好。

这是因为,他认为肥胖会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特别是平时摄入了太多动物的脂肪、红肉以及喜欢吃煎炸食物的人,更是应该适当控制胃口来减少患癌的风险。

在一些公开的讲座上,他也直接提出了:胰腺癌、肾癌、肠癌等疾病,都和肥胖有着关系。

谈及减肥,年时的孙燕更是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那会,他已经89岁了。

他的减肥方式也很有意思,一次采访中,他更是直说:“我每天只吃个7分饱,但又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自己吃的差不多了,就会马上离开饭桌,绝对不久待,更不会坐在饭桌旁边和其他人去聊天。”

基于控制饮食的需要,孙燕还非常注重锻炼自己的身体,他尽量都会选择“以步代车”的方式。

医院方面告诉他:如果有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用车。

可孙院士除了参加一些会议需要用到汽车外,平时也基本不会用到汽车,大多时候都是用到自己的双腿。

至于烟酒,他是从来都不沾的,他说:“没有必然人为去制造一些诱发肿瘤的机会。”

孙院士接触的很多患者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不少肿瘤并不是自动找上门的,而是被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诱发出来的,比如,一些肠癌患者就是因为平时只吃肉、不吃蔬菜导致的。

若吃肉只是单纯影响自己,那么在孙院士的眼里,吸烟会影响别人,因为吸烟的同时,也会导致出现一些“二手烟肺癌患者”。

其实,孙院士那里也并不没有什么“特效药”,一切还都是自我保重,这和获得金钱的多少无关,一切都只是和自身的生活习惯相关。

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每天再留出来一定的时间去锻炼,保持一种稳定的生活,身上的大部分毛病都会消失。

谈及一些难以被发现的病灶时,孙燕的意思是:呼吁大家一年至少体检一次。

而对于他这样跟癌症打了快70年交道的老年人来说,他将自己的体检次数从一次增加了两次。

他也解释过这样做的原因:因为有些肿瘤的隐蔽性比较高,偶然一次体检未必能发现什么,早期的肺癌患者只能通过胸片、X线被发现,通过增加体检的方式,也能增加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

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孙燕也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位病人向我诉苦,她去检查的时候,医生并没有发现她的身上有什么肿块,可最后她还是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在那之后,孙燕就说一定要坚持体检,即使在一年当中,也有可能突然出现某些异常情况。

在丰富的诊治经验背后,孙燕也了解到了一个个不同的患癌故事,每个癌症患者似乎都有着相似的诱因: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等。

这其实也有着医学层面的解释:由于人长时间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而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使得癌细胞有了可趁之机。

他也不太理解,现在的年轻孩子和过去相比已经是无比幸福了,可他们还有很多忧虑的事情,人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顺心如意的,还是要调节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多年来,孙燕一直都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先后参与编写了21部学术论著,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都是他送给后来者的宝贵财富,也是他医学人生的精华总结。

89岁的孙燕,贵为院士,70年的研究肿瘤经验,这样悬壶济世的良医能人,值得所有人钦佩。

参考

人生如歌——走近孙燕院士中国科学院

专家观点|孙燕院士的五张“防癌处方”齐鲁壹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89岁院士,研究肿瘤近70年,总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