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沟建村多年,先有郭氏、李氏等7户在域内之黑涧山和桑浪峪定居。三面环山,山险沟深,东有台东尖、南面是黑涧山、北临铁骑山。五月的樱桃红遍山野,久负盛名。何谓霞沟,盖朝阳一出霞光满山,故名。
山村,掩映在绿树里的红瓦房别有韵味。修身养性,静听鸡鸣犬吠。
沟深险峻,奇峰怪石,花鸟虫草,一木一景,因我来,有所见,就有了这灵动的世界。细微之小处亦无所不体现和谐之真谛。
周而复始四季的循环,时至今日,眼瞅见了浓情夏日的忧伤,秋风吹过,一丝蝉鸣,叶飘零。不知道,是树的绝情,还是风的诱惑。落叶即伤,一径枯黄。
蝈蝈,蟋蟀和各种不知名的鸣叫声里,纵然还是绿意满满,小花铺路,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丝萧瑟,虽然蚊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如火,团团围绕无私的馈赠一个个奇痒无比的包包。也许是清风乍起,深谷里没有了夏日高阳送来的热烈,带走了轻汗,微冷。也许是一叶知秋,野草秀穗,野果生香。有一种白驹过隙,翠绿渐枯黄,也美也凄凉的感觉。
大好河山,壮志在我胸,拍一路芬芳,拍一路喜悦,美不胜收。
途遇两老者下山,精神矍铄。攀谈中,小者70多,老者80余,结伴而行。问路,想乘公交车回市里。言上午即到,不识路,沿山转来。呜呼,霞沟村口到老母庙三公里,不算绕路就是来回六公里。壮如斯,自感不如,当奋勇。
今夏雨多,青苔生于绝壁,留下时光的印记。坚如磐石,岁月无伤,人应无恙。
顺蜿蜒山路信步徐行,赏一路风景。半山腰处,千仞绝壁下,有老母庙,初建于-年间,是即墨灵山老母庙一脉,一百多年前迁过来。绝壁之巅,有如来神掌,护佑四方。
据传说庙中供奉的老母娘娘喜欢清静,就给村民托梦想置身山中。后来村民们在黑涧山的一块名叫“台满石”的石壁下,修筑了一间小庙。供奉“老母娘娘”。老母庙庙内原无神像,只供一砖刻“龙山老母之神位”的牌位,年“文革”时期被毁。年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在原地修复老母庙,石壁雕刻老母石像。并巨岩雕刻雌雄狮一对,寓事事如意。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母庙会于农历四月十九日举行,会期三天。庙会期间周围村民扶老携幼,纷纷登山,青岛、即墨等地区的人们也不乏远道而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三尺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一则寓言。山阴道上游人如织,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那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人兴致勃勃、汗流浃背,满怀着希望问那下山的:“山上好玩吗?”下山的人疲惫不堪地摇摇头,叹道:“一个破庙,几尊菩萨,到处都是差不多的。我劝你不必上去。”
上山的人却不以为然地说:“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他挥舞着竹杖,擦拭着汗水,继续攀登。后来,他登临山顶,四处看了看,然后下来了,下山途中又碰上那些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上山的人问他:“喂,山上好玩吗?”看过了的人回答:“没有什么了不起,一个破庙,几尊菩萨……”上山的人又不以为然地说:“噢,是吗?上去看看!”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在人生的山路上,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也会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擦肩而过。
野菊花,黄色的小朵散发沁人心脾之清香。有药用。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性微寒,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痈疖疔毒、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症。
野菊花也是菊花,秋晚开,可是黄巢不答应,有题菊花诗为证: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螳螂在前,黄雀在后。江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送江说: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山下,夕阳如轮。映红西边的天空。马致远说,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真是。眨眼功夫,没于地平线下,天开始暗淡。和了虫鸣,有些冷,唉,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