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堂
“妈妈16岁那年背着行囊离开上海到农村插队,现在又领着16岁的女儿来到上海,女儿重病在身却无钱医治……”一篇“老知青的伤心泪”,打动了无数老知青的心,于是,引发了一个“感动中国”的爱心故事。这篇报道中的“妈妈”是上海老知青柯斌,她的女儿是生命短暂而美丽的朱慧。
“广大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在这个时代号角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的城市青年,带着满腔热血,告别城市,告别亲友,告别校园,义无反顾地走进农村“广阔天地”,开始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
柯斌和所有的下乡知青一样,把理想打进行囊,把抱负藏在心里,激情满怀地踏上人生新的旅途。她去的是江西,从课本里和老师那里知道,那里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那里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那里是“星星之火”的发源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柯斌去的是崇义山区,她在大山里安了家。
时光荏苒,当年插队的知青们一批批返城了,柯斌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嫁给了当地的一名青年,永远留在了大山里。
当年的理想和抱负被现实生活的苦难腐蚀得锈迹斑斑,成了家,有了孩子,她每天面对的是油盐酱醋,每天过的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日子,追求的是风调雨顺,祈求的是家人平安。她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大山,地地道道地成了“老俵”。
女儿渐渐地长大了,上小学时,她是少先队大队长,上中学时她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上高中时她考上省重点。柯斌为女儿感到骄傲,对于女儿寄予厚望,她希望女儿能实现她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回上海,上大学,进复旦。
女儿的未来不是梦。她是省重点高中的尖子,一直在刻苦努力地学习,现实和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了,伸伸手,踮踮脚就能触摸到。
高二的下半学期,向来身体健康的女儿突然间病倒了,高烧不退,浑身无力,原以为是学习紧张过度疲劳所致,没往坏处想。从医院出来,一纸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柯斌所有的梦想。女儿得的是恶性淋巴瘤,存活期不超过三个月……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是生命进入倒计时,这是对精神的最大折磨。柯斌希望这一切都是一个误会,她不相信女儿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医院,检查的结果完全一致。医生说,治这种病早期可以手术,手术费很昂贵,现在是晚期,手术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就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放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花再多的钱也要挽救女儿的生命,哪怕是人财两空,也了无遗憾。
家里值钱的东西就是那栋房子了,柯斌同丈夫商量,把房子卖掉,倾其全部所有给女儿看病。丈夫没有反对,很快卖了房子,全家人一起带着八千块钱来了上海。
一别三十载,上海的变化太大了。柯斌没有心情去访亲探友,没有心情浏览大上海的变迁,医院间奔走,她想给女医院。
医院医院。医院选中了,那笔惊人的手术费又让柯斌却步不前,已经是砸锅卖铁了,身上带来的那笔钱还差得很远很远。就在柯斌万般无奈之际,幸遇一位记者写了她的故事——“一位老知青的辛酸泪”。她的故事被媒体披露后的三天时间里,上海慈善基金会接待室出现了少有的排队捐款的感人场面,他们中,有节衣缩食的普通市民,有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有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其中最多的是上海当年插队的老知青。一位定居国外回来探亲的上海人,送五万元到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请他留下大名,他不肯,只留下一句话:我也是老知青。
朱慧第一次跟妈妈来上海,看到这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面,她流泪了,为了感激这些“老知青”的大恩大德,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朱清”(上海话的谐音是知青)。
上帝啊你在哪里?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面对生死攸关的选择,柯斌曾无数次虔诚地向上帝求助,看不到上帝冷漠的表情,也听不到救世主的回音。可在今天,柯斌看到了上帝,看到了救世主,他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身边,他们不是神仙,他们是那些平平凡凡的父老乡亲。
有了第一笔爱心捐款,朱清地住进了医院,开始了与死神拼搏的拉锯战。
大计量的化疗对人的食道、肠胃等器官造成严重灼伤。化疗的日子里,朱清粒米难进,滴水难下,每喝一口水都痛苦不堪。头发脱落了,身体消瘦了,人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朱清,要挺住,一定要挺住!每天看着女儿那痛苦的样子,柯斌比自己受罪心里还难受,她能做到的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女儿。看着妈妈流泪的眼,看着那些好心人期待的目光,朱清从不言苦,从不落泪,她要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给那些好心人一个爱心的回报。
这的确是一个爱心创造的奇迹,手术关过了,化疗关过了,与死神苦苦鏖战了三个月,朱清病情稳定出院了。曾被医生判定只能存活三个月的她,竟然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生命的奇迹出现了,生活的希望也出现了:回上海,上大学,进复旦。柯斌再一次地给女儿设计锦绣前程。江西的房子已经卖了,回去如何栖身?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学业,在亲人和好友的帮助下,柯斌把女儿转到上海借读。还有一年就要考大学了,生病期间落下的课程要补上,对于大病初愈的朱清来说,这学习的负担一点也不轻松。朱清知道自己面临的处境,也理解爸爸妈妈的难处,自己已经是无家可归了,爸爸妈妈也是尽其所能了。最好的选择是考复旦,回上海。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多多挣钱,买房子,买汽车,把爸爸妈妈接回来,圆了妈妈当年的那个回城梦。
就在朱清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时,该死的癌症又一次卷土重来。
“陈教授,救救我女儿吧!”柯斌四处打探,找到肿瘤专家陈百先教授,希望他妙手回春,再给女儿一次生命。
作为医生,不能见死不救啊?陈教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看了朱清的病情,他知道病人已病入膏肓。药物治疗已经失去功效,最好的治疗是精神治疗。陈教授的业余爱好是书画,又是上海市东方画院的一级画师,当他得知朱清也喜欢书画时,开始教她写字画画。每次朱清来看病,开完处方后,陈教授总是抽出时间来指导她画画,给她讲绘画理论、绘画技法。朱清天生聪慧,悟性很高,有名师指点,画技日渐长进。当时的朱清,既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又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可她却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为了少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朱清买的画笔和颜料都是最便宜的,为了省钱,她到超市捡包装纸用来练字画画。每次看病回来,她在租来的小屋里支起简易小圆桌,一画就是大半天。在她的画笔下,有眺望晨曦的雄鸡,傲霜怒放的红梅,登枝高唱的喜雀,梧桐树上的知了,振翅飞翔的蜻蜓,出水斗艳的荷花,每一幅作品都寄托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她以惊人的毅力,在生命的尽头,留下了55幅习作,那些作品,虽然技法稚嫩,却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工夫不负有心人。朱清压根也没有想到,她的作品《渴望》,在当年上海举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青少年绘画大奖赛”上,荣获特等奖。当朱清拿到这块闪射着生命光华的奖杯时,她百感交集,一头扑到陈教授怀里,激动得连那个“谢”字也哽咽在嗓子里。陈教授抚摸着她抽动的肩头深情地说:孩子,你要做最好的自己,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多年以后,陈教授回忆当年的一幕,依然动情地说:我从医几十年,见过成千上万的病人,阅历了在生死面前直面人生的各种心态,从没有见过像朱清这样的女孩,她超人的毅力,她对生命的理解,让人感动不已。
朱清是不幸的,可在不幸的一群中她又是幸运者。从江西的大山里来到大上海,在她身边发生了那么多的感人故事,她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真挚最伟大的爱,而她也把爱的种子播撒在人间。在生命进入倒计时时,她有两个心愿,第一个心愿是报名参加“保护母亲河,建造读者林”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的倡议是她住院期间从电视上看到的。她对妈妈说,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每一个人都要孝敬母亲,保护母亲河。从那天起,她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她说,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是浪费资源,而且是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每天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为了表达对“母亲河”的“孝心”,她把自己积攒下来的30元零花钱捐给了组委会。30块钱是不多,多少也是一片“孝心”啊!眼下自己最缺的是钱,看病需要钱,吃饭需要钱,白天走路需要钱,晚上睡觉也需要钱。她想,等自己将来能挣钱了,再给“黄河母亲”尽一份“大孝心”吧。朱清的第二个心愿应该说是“遗愿”了。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她告诉妈妈说,我这几年虽然重病在身,可我一直觉得很幸福,父母亲给了我全部,社会上的好心人给了我这么的关爱,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如果有来世,我再做你们的女儿吧,好好地孝敬你们。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社会的,我走后,请妈妈给我办一个小小的画展,搞一次义卖,义卖收入的钱就用来帮助那些家境贫寒身患绝症的可怜的孩子们吧!
爱心并没有挽留住这位天使。2001年4月,一个花季少年带着对生命的渴求,带着对人世间美好的向往离开了这个世界。朱清走后,柯斌在整理女儿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一包叠得整整齐齐的200元钱,她心里明白,这是女儿瞒着他们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零花钱,这笔钱刚好能买一亩“读者林”。女儿走得太快了,还没来得及将这笔钱汇出。女儿去世后,柯斌带着爱女的遗愿专程来到中国青基会,在“读者林”计算机档案里,查到了女儿2000年3月16日的捐款记录:朱清,捐款30元,捐款号110001004260,她把女儿留下的200元打入女儿的帐号,代女儿完成了她最后的遗愿。青基会的一位领导听了朱清的故事,接受了这份不同寻常的捐款,含着热泪向他们颁发了纪念证书。
带着一颗博大的爱心,朱清走了,可爱心故事并没有结束。通过媒体报道,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故事。连续几年了,年年都有人以“朱清”的名义给“读者林”汇款,全部打如“朱清的帐号”。30元——300元——3000元……黄河母亲啊,这就是你的儿女,这就是爱的辐射,这就是精神文明之光!一位“冒名”的捐献者留言:我所以这样做,是想告诉那些在多年以后来到这片郁郁葱葱的“读者林”的人们,记住有一个美丽而有爱心的天使,她的名字叫朱清!
2001年8月15日,“挚爱到永远”——朱清遗作义卖在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举行。记者们来了,书画家们来了,书画爱好者来了,更多的是那些被朱清的故事所感动的人们。展厅四周的墙上悬挂着朱清生前完成的55幅画作,在“挚爱到永远”的条幅上贴着一组朱清生前的照片。展厅里挤满了人,一位业内人士说,在上海这样一个有艺术氛围的大都市举办个展,没有实力是难以立足的。今天不同,居然来了这么多的人,所有的画作被抢购一空,这种现象绝无仅有。
置身于这样一种场景,这样一种氛围,柯斌像置身于一个爱的旋涡,由衷地感动。
义卖活动开始时,举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主持人让柯斌代表女儿上台讲几句。她有很多的话要讲,可当她拿起话筒,心里又格外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第一次见这么大的世面,第一次登台讲话……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来宾,你们好!我是上海的女儿,是朱清的妈妈,首先让我代表女儿向主办、关心本次画展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癌症俱乐部、上海大汉灵芝保健品有限公司,向所有为画展默默工作过的癌症患者和热心人表示衷心感谢!向今天从百忙中抽空莅临本次画展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们表示衷心感谢!
朱清已经离开我们三个多月了。这段日子里,我们一直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清儿是不幸的,她患恶性肿瘤,英年早逝。可她又是幸福的,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却得到了社会厚重的关爱,在她患病后的最后四年里,她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清清,我的女儿,她珍惜幸福,珍惜友谊,立志涌泉相报。长江流域发生洪灾,拯救母亲河,她一次次捐款,默默地尽一个共和国公民的绵薄之力。
清清,我的女儿,她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潜心学习绘画,并渴望有朝一日能举办一个画展。这是她生命处在倒计时,以绘画的形式,从容写就的有着非常意义的死亡日记。这次义卖活动,为的是实现女儿的人生价值和她最后的嘱托。
爱女走了,睹物思人,我舍不得丢掉她生前用过的所有物品,留有她墨迹的纸片我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她呕心沥血的画作,更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为了实现女儿的遗愿,我们决心割爱,捐出清清的画义卖,所得全部收入用于帮助和清清一样身患癌症家境贫寒的病儿,让爱心接力得以传承和延续。
清清,我的孩子,你的遗愿今天终于实现了,如在地下有知,你可以卸下心头的重负,含笑九泉了!
义卖展上,最最引人瞩目的是朱清的一幅“荷花图”。为了给朱清看病,爸爸妈妈变卖了江西的住房,连房子都没有了,怎么能安身立命?为此,朱清难过了很长时间。后来听说妈妈在上海的旧居列入市政改建工程,她欣喜不已,用了半个月的心血创作了这幅作品,用来装饰新房。上海明星印绣花有限公司得知此画的由来后,当即出价一万元认购,并当场将这幅画再回赠给朱清的父母。
朱清的故事传到福寿园,大家都被她的故事所感动。本来朱清安葬在“百草苑”的一处普通墓地,园领导决定在不增加家属费用的前提下,在陵园内童趣盈盈的“童稚园”为为这个爱心小天使建造艺术墓。福寿园艺术创作室主任周贝贝设计的墓雕简洁大方,黑色的大理石墓盖上,雕有朱清生前的获奖作品“秋虫图”:梧桐叶间,一只知了呼之欲出。画作上方,镶嵌着朱清“永恒的微笑”。碑前的一块方石上,刻着上海市癌症俱乐部写给朱清的赠言:清清,按你的遗愿,我们举办了“挚爱到永远”——朱清画作义卖活动,所得收入援助了十位身患癌症的少年,特此告慰!此碑落成后,新华社专稿报道: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建立纪念碑,这在上海尚属首次,一个普通女孩为何得到特别眷顾,因为她身上有一个爱的传奇。
2003年清明节,“愿人间真情在,让世界充满爱”——朱清纪念像揭幕仪式在“童稚园”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顶着寒流来这里为朱清送行。一位曾接受过朱清爱心资助的少年,在朱清墓碑前表达了灵魂被震撼的感动。他说,你走了,却将自己对生命的向往全部倾注在我们的生命中,你的崇高,是那种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点亮别人生命的崇高。
女儿清清走了,她把爱心留给了父母,留给了他人,留给了母亲河,留给了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女儿的爱心同时感动了爸爸妈妈。女儿在世时,得到过社会和无数好心人的关爱,如何回报社会和社会上的那些好心人?感动之后,柯斌从失女的悲痛中走了出来,接过女儿的爱心接力棒,把对女儿的爱向社会延伸。
元宵节到了,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日子里,柯斌想起了另外一群“有家难归”的孩子——少教所的孩子们。他们曾经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曾经都是父母的期待和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摔倒了,这不仅仅是他们的错,社会、家庭、教育都应当为他们承担责任。社会不应该抛弃他们,家庭更不应该抛弃他们。在柯斌的建议下,“星星港”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关爱活动——大墙内外手牵手。大家一起去上海市少教所慰问那些失足的孩子们。
这次“牵手”活动旨在以双双结对的方式,建立长期互助的教育机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传播“星星港”家长的爱,用“星星港”孩子的故事让特殊少年重新找回自己,重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让“星星港”的家长们在助人的过程中延续对子女的爱和生命,并从中获取存在的价值和成就感,以利于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见面会上,柯斌望着那些稚嫩的面孔,那些忧伤的目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谁来拯救这些灵魂扭曲的孩子,谁来帮他们找回失去的家园?他们需要阳光,需要春天,需要关爱,需要温暖。
在那天的座谈会上,柯斌作了题为“让生命在公益事业中闪光”的发言:
尊敬的教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
早春乍暖还寒,然而我们这里却是生机盎然、爱意融融。大家风尘仆仆地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参加“元宵话亲情”活动,心里感到特别温暖。首先我代表全体“星星港”人员说几句话。
我们都是父亲母亲,都有过自己的孩子,有过一个个并不富裕但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们曾有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疼爱父母、富有爱心的彤彤、阳阳等小朋友,曾有过美丽动人、活泼可爱、善解人意、自强不息的南南、东东、婷婷等女孩。有用优美的歌声为人们带来欢乐的美少女艳艳,有过富有热情勇于开拓进取的华峥嵘、潘非、顾世杰,有过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项岚……
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但人能拓展生命的宽度。昨天,我们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他们抱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可他们的生命里浓缩了美丽的人生。
离情依依,万般难舍,锥心刺骨,肝肠寸断。痛苦虽然早已被我们封存在心底,收藏在心灵的小屋里,但在今天,在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里,我们又点上一盏心灯,用来照亮我们的心路。今天我们顶着寒风来到这里,看望我们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敬的教官们,因为你们从事着蓝天下充满阳光的事业。来看望在座的小学员们,因为你们是一群昨天不慎摔跤跌倒今天又将勇敢地站起来的孩子。
说到摔跤,我想到了一篇题为“风中跌倒不为风”的文章,说的是孩子摔倒了,母亲总是心急火燎地跑过来,一只手慈爱地搂着孩子,另一只手不是拍地就是打凳,责备是它们摔痛了孩子。更有甚者,找不到东西出气,只有无缘由地骂风了。天底下的父母,哪一个不是这样的心疼自己的孩子?
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人生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昨天跌倒了,今天爬起来,不骂风,不怨地,擦干泪,朝前走。这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跌倒算什么,你们还有健康在,青春在,生命在,好梦在!
金猴奋起,乾坤清朗。祝在座的各位教官、各位学员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顺达。
演讲结束了,柯斌分明看到台下孩子们脸上挂着泪珠,那是悔恨的泪,自省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