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颈椎病防治250问十一
TUhjnbcbe - 2024/12/21 16:36:00


  什么是寰椎脱位?


  是指寰椎与枢椎间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又称寰枢椎半脱位。


  寰椎容易发生脱位,与其解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寰椎无椎体,寰椎横韧带附着于两侧侧块内面之结节上,防止枢椎齿状突后移以免压迫脊髓。寰、枢椎之间有4个关节,齿状突与寰椎前弓中部组成前关节,寰椎横韧带和齿状突组成后关节(即齿状突关节),寰椎外侧由两侧侧块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组成两个关节突关节。寰枢椎间无椎间盘组织,关节囊大而松弛,关节面平坦,活动范围较大,即局部的解剖结构不够坚固,稳定性较差。


  当颈部遭受急性外伤后,可发生枢椎齿状突骨折与寰椎横韧带断裂,同时多伴有寰枢脱位。一般认为寰椎前后移动超过10mm时就有压迫脊髓的可能。齿状突体部骨折往往有1/3发生骨不连,可造成寰椎不稳,而发生迟发性脱位,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状。


  任何颈部及鼻咽喉部的感染,包括化脓性或特异性感染,炎症均可累及寰枢椎关节或横韧带,可引起局部骨骼、关节囊韧带及横韧带充血肿胀,韧带松弛,颈椎在屈曲体位时,寰椎前弓容易向前移位而使关节脱位。


  当有寰枢椎先天性畸形如齿状突发育不良、齿状突缺如、齿状突齿骨化、枕寰先天性融合畸形等缺陷,或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枢椎骨种瘤、寰枢椎结核等疾病时,虽无明显外伤史,也可出现自发性寰枢脱位。


  寰椎脱位都有哪些表现?


  寰椎脱位在儿童中较为多见,多由于外伤或颈部感染后发生,寰椎在枢椎上方可发生向前、旋转及侧方等半脱位病变,依脱位程度及不同病情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①颈枕部疼痛及头颈部异常体位:不少病人感颈枕部疼痛,颈部活动多受限,尚有颈部紧张感,颈部旋转时疼痛加重,运动时颈部有咿轧音、枕部疼痛麻木感及头颅向前下坠感。当寰椎前脱位伴旋转移位时,头部可斜向一侧。儿童头颈部外伤所致的寰枢椎半脱位多呈斜颈体征;


  ②眩晕或视力障碍:寰椎向前脱位,位于寰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受到牵拉而引起供血不足时,可发生眩晕或视力障碍;


  ③颈髓或延髓损害所引起的症状:颈脊髓压迫性病变可引起肢体麻木、四肢力弱、颈肌萎缩、手指精细动作障碍、行路不稳及踩棉花感等,而延髓部缺血性病变可表现为四肢运动麻痹、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X线检查是诊断寰椎脱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除照颈椎侧位X线片外,尚需投照寰枢椎开口位及颈椎功能位片,以观察移位情况。寰椎脱位时,颈椎开口位X线片可见齿状突与寰椎两侧侧块之间的间隙有显著差异,两侧关节突间的关节间隙不对称,患侧变窄、消失或重叠,关节突的形态和大小也不对称;颈椎侧位片可见寰齿间距增宽,或中立位时寰齿间距正常但在颈椎前屈位X线片上环齿间距增宽,则表示有寰椎横韧带的断裂或松弛。环齿间距是寰椎前弓后下缘到齿状突前缘之间的最短距离,正常成人在3mm以下,儿童在4.5mm以下,当寰齿间距超过6mm时,脊髓症状的出现率增加。


  寰椎脱位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为寰椎脱位,应争取时间尽快复位。突然发生的脱位,复位容易获得成功。复位分二种,一种是手法复位,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可行轻手法复位,注意复位手法不宜过猛或用力不当,否则易引起脊髓损害,复位后需用石膏围领限制颈部活动6周;另一种是颈持续牵引复位,即对手法治疗有困难或不宜行手法治疗的寰椎前脱位,儿童采取仰卧位下保持头颈过伸体位下行枕颌布带颈椎牵引,而在成人需行颅骨牵引,逐渐增加重量,持续牵引复位较满意时,需继续牵引6~8周,再改用石膏围领或颈托固定10~12周,使关节囊组织及韧带达到修复要求,保持寰枢关节的相对稳定。


  对炎症性,自发性寰椎脱位的患者,首先应除去炎症病因,以抗菌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少数病例可以获得自发复位,不能复位者可行手法复位或持续牵引复位。某些不能复位或复位不全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行寰枢椎钢丝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对已合并有脊髓损害者可切除寰椎后弓,以获得脊髓减压,并行枕颈融合术,但术后将丧失颈椎屈伸活动范围30%。


  对齿状突体部骨折伴有寰椎脱位的病例,宜先行颈部牵引复位,持续牵引8~12周后,改用头-颈-胸石膏取颈部过伸位固定4~6周;若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仍显示有寰椎脱位的病人,则可行寰枢椎钢丝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以防止晚发性脊髓病的发生。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骨不连,已发生寰椎前脱位合并脊髓损害者,宜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及枕颈融合术。


  对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良、齿状突缺如、齿状突齿骨化引起寰椎脱位者,应采用寰枢椎钢丝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如已继发较为明显的脊髓损害时,则应切除寰椎后弓减压及枕颈融合术,术后应卧床3月。


  如何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由于颈椎病为机体退变为主要原因所引起的疾病,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难以根除,尤其是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因此如能重视颈椎病的预防工作,则可使其发病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颈椎病的预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另一个是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其主要措施如下:


  ①广泛开展科普教育:使群众对颈椎病有一较为全面了解,有利于颈椎病的预防及早期就医、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②纠正头颈的不良体位:包括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工作体位、生活体位及运动体位。良好的颈部姿势应当是保持颈部平直,即收颏,头上顶、稍后移;


  ③避免头颈部外伤: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设法避免各种工伤、生活意外伤、交通事故及运动损伤,并力求减少外伤的强度,而头颈部外伤后,医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④积极治疗咽喉部炎症及其他疾患:咽喉部炎症是颈椎病的诱发因素这一,故对咽喉部各种急、慢性炎症如咽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等感染均应采取积极治疗态度。此外,各种全身性疾患如高血压、内分泌紊乱、更年期综合征、各种中毒等,积极给予治疗,对颈椎疾患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⑤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医疗体育、保健操等手段,加强对颈部肌肉的强化练习,增强其功能运动,以保持颈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


  人类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减缓颈椎的退行性改变,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取侧卧位也可,但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采取俯卧位是不科学的,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


  此外,睡眠时还应防止受凉,注意保暖,尤其是初夏或晚秋在户外休息时,由于气温多变,易受凉而引起颈部肌肉痉挛或风湿性改变,从而造成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


  总之,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人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易于恢复疲劳和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


  如何调节枕头的高低?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可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此种生理曲线不仅是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证,而且对保持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颈椎椎管的外在平衡,而且也直接影响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解剖状态,因此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


  俗话说“高枕无忧”,而从医学角度来讲,并非如此。如果枕头过高,使头颈部过度前屈,导致椎管内外平衡失调,颈椎后方肌群与韧带长期在此状态下易引起劳损,椎管内硬膜囊后壁被拉紧,并向前方移位而对脊髓形成压力,长期如此,一旦椎体后缘或劳损的相应部位有明显的骨赘形成,特别是有椎管狭窄者,则容易对脊髓、神经和血管产生压迫,出现颈椎病的症状。长期高枕常常是导致反复落枕和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低枕及不用枕头的习惯也应克服。低枕或无枕使头颈部长期处于过度仰伸状态,导致颈椎前凸曲度增大,椎体前方的肌肉与前纵韧带因张力过大易出现疲劳,甚至可引起慢性损伤;同时,椎管后方的黄韧带则可向前突入椎管,增加了来自后方的压力,而这种过伸状态使椎管因拉长而容积变小,脊髓及神经根相对变短,以致椎管处于饱和状态,易因各种附加因素(如髓核突出、骨赘形成等)而出现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因此,强调低枕睡眠的观点也同样是不可取的。


  枕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能否在睡眠中保持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体位,防止引起或加速健康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尤其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枕头。一般来说,以运动障碍为主,即对脊髓前方形成压迫者,枕头可略低些;以四肢麻痛等感觉障碍为主,即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枕头可略高些;若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伴有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则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以生理位为好。


  如何自制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


  每个人每天至少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枕头的高低、形状、充填物的不同等,均长期对头颈部的正常生理曲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位置,而且破坏了颈椎椎管的外在平衡,天长日久,可导致颈椎失稳和加速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是形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枕头的形状一般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好,元宝形状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中间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同时对头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与固定作用,以减少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对不习惯元宝形枕者,也可用平枕。但不宜采用中间高两头低之山丘形枕,因其头颈向两端活动不能保持睡眠中头颈部的正常位置。枕头的长度一般以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高度通常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一些为标准。


  自制枕头的枕芯应根据当地物产情况与个人经济条件选择相应之充填物,以质地柔软不硬、透气性好为原则,而且要求有较好的可塑形性。常用的枕芯充填物有鸭绒、鸡毛、荞麦皮、蒲绒、木绵、绿豆壳等。夏天可添加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叶等清香物,有清凉解暑之作用,有利于睡眠。海绵和塑料气枕虽质地柔软,但透气性差,不宜选用。此外,竹、藤等编制的枕头,也有一定的优点。

您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椎病防治250问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