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前沿,汇聚一周精彩,上周癌症领域又有了哪些进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周热点
1.拜耳新药获美国FDA加速批准
9月15日,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拜耳医药的Aliqopa(copanlisib)上市,用于治疗罹患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且已经接受了至少两次系统疗法的成人患者。这也是美国FDA今年批准的第10款抗癌新药。
滤泡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同时可能出现疲惫、盗汗和体重下降等症状。这种淋巴瘤的一大特点是生长缓慢,而且化疗对这种癌症的疗效很好。但是,患者的病情在出现缓解后,经常会复发,因此罹患滤泡性淋巴瘤的病人终生都需要接受定期的检查和监测。稍有不慎,这些疾病就会转型为恶性淋巴瘤,危及生命。
Copanlisib是一款有望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改变的新药。作为一款PI3K抑制剂,它能抑制PI3K-α和PI3K-δ两种激酶亚型。在正常人体内,PI3K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存活和代谢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旦该信号通路出现失控,就容易引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因此,控制PI3K,就有望能控制淋巴瘤的病情发展。
这款新药的疗效在一项单臂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这项临床试验招募了名患者,他们都已经接受了至少两次治疗,但病情依然出现了复发。在试验中,接受copanlisib治疗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达到了59%,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显著改善。基于这项临床试验的出色数据,美国FDA曾授予这款新药优先审评资格。
2.美国FDA近日批准首款抗癌生物类似物
9月15日,美国FDA宣布批准安进(Amgen)公司的Mvasi(bevacizumab-awwb)上市,治疗多种癌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美国FDA批准的首款用于癌症治疗的生物类似物(biosimilar)。
生物类似物是一类生物制剂。想要获批上市,它必须取得足够的数据,表明它与一款已经获批的生物制剂高度类似,在安全性、纯度、以及疗效等方面没有临床上的差异。此外,它也需要满足其他法律的规定。
本次获批上市的Mvasi是一款Avastin(bevacizumab)的生物类似物。由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带来的Avastin是一款经典的抗癌药物。在年得到批准上市后,它不断扩大适应症,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它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加入到了“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
在结构与功能分析、动物实验、人类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临床免疫原性数据、以及其他临床安全性与疗效数据的支持下,评估人员认为Mvasi是Avastin的生物类似物。它获批用于以下癌症的治疗:
●与静脉注射的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作为一线或二线疗法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vasi并未获批用于手术切除后的结直肠癌辅助治疗。
●与氟嘧啶/伊立替康或氟嘧啶/奥沙利铂联合使用,作为二线疗法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这些患者在接受了含有bevacizumab的一线疗法后,病情出现了进展。同样,Mvasi并未获批用于手术切除后的结直肠癌辅助治疗。
●与卡铂与紫杉醇联用,作为一线疗法,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的复发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在先前的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的胶质母细胞瘤。
●与干扰素α联合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与紫杉醇/顺铂或紫杉醇/拓扑替康联合使用,治疗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
3.PD1+IDO,晚期黑色素瘤患者ORR提高到56%
近日,Incyte在ESMO大会上公布了正在进行的Ⅰ/Ⅱ期ECHO-研究(KEYNOTE-研究)的临床数据。
ECHO-研究评估了Incyte公司epacadostat(IDO抑制剂)联合默沙东Keytruda(anti-PD1)对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入组患者不包括既往接受过anti-PD-1或anti-CTLA-4疗法的患者。目前Ⅰ期剂量递增研究(epacadostat25,50,mg,bid+每3周1次Keytruda2mg/kg)和Ⅰ期剂量扩大研究(50,,mg,bid+每3周1次Keytrudamg)的患者入组均已完毕。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包括初治和经治患者)的ORR达到56%(35/63),完全缓解14%(9/63);部分缓解41%(26/63),疾病稳定16%(10/63)。疾病控制率71%(45/63)。在所有35例产生应答的患者中,有30例在数据分析时仍维持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45周(1+~+周)。中位PFS为12.4个月;6个月时,疾病无进展的患者比例为65%;12个月时,疾病无进展的患者比例为52%;18个月时,疾病无进展的患者比例为49%。epacadostat各个剂量组(剂量递增25,50,mg,bid)与Keytruda联用的效果一致。
4.前列腺癌新药Ⅲ期临床抵达主要临床终点
辉瑞(Pfizer)公司和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Pharma)近日宣布,治疗前列腺癌的新药XTANDI(enzalutamide)的Ⅲ期临床试验PROSPER达到了主要临床终点。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CancerSociety)的数据,预计年将有超过16.1万名男性被诊断出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指的是在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情况下,前列腺癌仍然有进展。非转移性CRPC意味着没有临床可检测的证据表明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且有升高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许多非转移性CRPC的男性将发展成为转移性CRPC。
作为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enzalutamide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内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多个步骤。在临床前的研究中,它已经显示出对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的竞争性抑制,并抑制雄激素受体核转位和与DNA的相互作用。基于先前研究的临床数据,这款新药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CRPC,并在全球范围内治疗了超过18.5万名患者,带来了大量福音。然而,它能否治疗非转移性CRPC则尚无定数。
在一项名为PROSPER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检验了这一想法。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多个临床试验中心,研究人员招募了大约名非转移性CRPC患者。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也叫去势治疗)治疗后,这些患者的PSA水平出现上升,暗示他们的疾病出现进展。该试验评估了每日口服毫克enzalutamide加ADT,与安慰剂加ADT相比的有效性。研究表明,enzalutamide加ADT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期(MFS),这也达到了试验的主要临床终点。此外,PROSPER临床试验的初步安全分析显示其与之前结果一致。
基于PROSPER的结果,辉瑞和安斯泰来公司打算与全球卫生部门讨论数据,以支持扩大XTANDI的标签覆盖所有CRPC患者。XTANDI在其他类型前列腺癌中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以帮助有需要的病人。
5.降低53%复发风险,诺华新药组合抗癌疗效佳
近日,诺华(Novartis)宣布了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Tafinlar(dabrafenib)加Mekinist(trametinib)辅助治疗可以将有BRAFV突变阳性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降低53%。
在Tafinlar加Mekinist组合疗法中。Tafinlar和Mekinist分别针对RAS/RAF/MEK/ERK通路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BRAF和MEK1/2中的不同激酶。当Tafinlar与Mekinist一起使用时,其在减缓肿瘤生长方面的效果被证明比单药使用好。目前,这一组合疗法已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获批,治疗具有BRAF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这一组合疗法的效果是基于一项名为COMBI-A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共包含例具有BRAFVE/K突变、先前接受过手术切除的Ⅲ期黑色素瘤患者。这些患者根据BRAF突变类型(VEvs.VK)和阶段(ⅢAvs.ⅢBvs.ⅢC)进行分层,并随机分配接受为期12个月的Tafinlar(mgBID)加Mekinist(2mgQD)组合(n=)治疗或匹配的安慰剂(n=)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免于复发(FFR)和安全性。
在中位随访时间达到2.8年的时候,研究抵达了主要终点——组合疗法显著降低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53%(HR:0.47[95%CI:0.39-0.58];中位数未达到vs.16.6个月;p0.)。在所有接受组合治疗的患者亚组中都观察到无复发的生存获益,包括ⅢA、B和C期患者。估计的一年、两年和三年RFS一直高于安慰剂组(一年:88%vs56%;两年:67%vs.44%;三年:58%vs.39%)。组合治疗组在关键次要终点OS中(HR:0.57[95%CI:0.42-0.79]p=0.)也有改善。其它具有临床意义的次要终点包括DMFS(HR:0.51[95%CI:0.40-0.65])和FFR(HR:0.47[95%CI:0.39-0.57])。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问题,不良事件与其他Tafinlar加Mekinist的研究结果一致。
我们期待后续的好结果,让这一疗法可以尽快造福受复发风险困扰的黑色素瘤患者。
6.第三代EGFR抑制剂CK-获孤儿药认定
9月11日,美国FortressBiotech旗下控股公司CheckpointTherapeutics表示,美国FDA已授予公司在研第三代EGFR抑制剂CK-(也称为RX)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CK-是一款口服的第三代EGFR选择性共价抑制剂。年3月CheckpointTherapeutics与NeuPharma达成协议获得后者该药物除了某些亚洲国家地区之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独家许可。年8月,FDA接受该药物的IND申请并在年9月份开始了临床1/2期研究首位入组患者的给药。
CK-目前处在临床Ⅰ/Ⅱ期试验临床1期部分的剂量递增研究阶段。该项研究的临床1期部分用于评估剂量递增的CK‐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获得最大耐受剂量并获得临床Ⅱ期研究部分的可推荐剂量。临床2期研究部分则是用于评估CK-治疗EGFR-T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有效性。
CK-被计划开发的适应症包括作为EGFRTM突变NSCLC患者的二线疗法,NSCLC患者EGFRLR及del19突变患者的一线疗法。除此之外,临床前研究也显示CK-具有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或PD-L1)、cMET抑制剂、MEK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潜力。
7.辉瑞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临床Ⅲ期OS未达标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公布了靶向抗癌药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PROFILE4的最终总生存期(OS)数据。
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标签、双组研究,在例既往未接受治疗(初治)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开展。研究中,大约一半患者接受了Xalkori治疗,另一半患者接受了含铂双重化疗方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中位随访46个月后,Xalkori治疗组中位OS尚未达到预期(95%CI:45.8个月-未达到),化疗组中位OS为47.5个月(95%CI:32.2个月-未达到)。结果表明,与化疗相比,Xalkori用于一线治疗仅使OS有了个位数的改善,但这种差异未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性(HR=0.[95%CI:0.,1.];p=0.;OS显著性差异阈值为p<0.)。
一周前沿
1.新淋巴管的生成竟能增强免疫疗法
许多癌症都会通过淋巴管进行转移,这个过程也能帮助肿瘤抑制患者的免疫力,免于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许多癌症研究人员期望能通过抑制新淋巴管的生成,来开发全新的抗癌疗法。
然而,《科学》子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在今日刊登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研究——我们苦苦想要抑制新的淋巴管生成,但新的淋巴管反而能提高免疫疗法的效果。这不禁让人发问,在癌症面前,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未知?
先来说说免疫疗法。作为最具潜力的抗癌方案之一,免疫疗法能破解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展开攻击。它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一系列堪称奇迹的疗效,也让许多原本无药可治的患者得到了近乎治愈的效果。然而,在这些令人振奋的结果之外,免疫疗法的一大软肋在于普遍性——只有少数患者能从中受益,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
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图片来源:ColumbiaUniversityMedicalCenter)
人们猜测,肿瘤演化出了许多聪明的防御机制,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举例来说,黑色素瘤和其他的一些肿瘤会利用一种叫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质,来促进淋巴管的生成。这能让肿瘤出现转移,极大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此外,有一些科学家们也指出,新的淋巴管会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因此,开发针对VEGF-C的新药,就成了一种抗癌策略。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的MelodySwartz教授课题组是这一抗癌策略的拥护者。她的团队顺着这个思路,提出了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假设:如果抑制VEGF-C,就能抑制淋巴管生成,防止癌症转移。而像免疫疗法这样的抗癌方案,也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小鼠实验中,他们发现自己彻底错了。
作为对照的普通免疫球蛋白(白点),反而起到了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小鼠的生命也得到了延长(图片来源:《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在小鼠的黑色素瘤模型中,研究人员们引入了能抑制VEGF通路的抗体。出人意料的是,实验结果和预期截然相反——抑制VEGF-C非但没有促进免疫疗法,反而让免疫疗法的效果变得更糟!
“人们一直以为VEGF-C对癌症患者来说是‘坏蛋’。我们也认为抑制VEGF-C能移除掉一些抑制T细胞杀伤能力的因子,提高免疫疗法的效果,”Swartz教授说:“但我们的结果显示了淋巴系统在肿瘤疗法中,有完全没有让人预料到的功能。”
VEGF-C表达量最高的患者群体(左图红线),无进展生存期得到了显著延长(图片来源:《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在人类中也同样有效,Swartz教授的团队在一项大型临床试验中获取了患者的数据。这项临床试验里,研究人员们用抗CTLA-4的新药ipilimumab与抗PD-1的新药nivolumab联合使用,用免疫组合疗法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有趣的是,血清中高水平的VEGF-C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其他的一些VEGF(如VEGF-A或VEGF-D)则没有这样的关联。这再次支持了VEGF-C对于免疫疗法的意义。
“我们观察到的区别令人震惊!”Swartz教授说:“几乎所有VEGF-C水平高于平均的患者,都对免疫疗法产生了响应。这不但让原发肿瘤得到消灭,还促进了T细胞的浸润,带来了长久的防护效果。”
新生淋巴管周围的微环境是一个精妙的平衡(图片来源:EPFL)
对于这个奇怪的现象,研究人员们通过实验,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发现,这些由黑色素瘤诱使生成的淋巴管会分泌一种叫做CCL21的细胞因子,这种因子能将未分化的T细胞吸引到肿瘤附近。由于肿瘤本身的微环境能抑制免疫能力,在通常情况下,这表现为患者的免疫能力被新生淋巴管所抑制。
然而在免疫疗法的作用下,情况发生了度的大转弯!随着肿瘤细胞的死亡,大量来自肿瘤的抗原被释放到肿瘤微环境中,这恰好能激活那些被吸引过来的T细胞。更有趣的是,这还能触发正反馈,带来长久的抗肿瘤免疫力。
这项研究对于癌症免疫疗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图片来源:NPR)
这项研究对于癌症免疫疗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短期来看,VEGF-C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哪些肿瘤患者最有可能从免疫疗法中受益。长远来看,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的一些关键分子,有望为提高癌症免疫疗法的效果带来全新思路。
“现在我们开始懂得感谢肿瘤演化出的许多免疫抑制机制,这包括了淋巴管生成,”这项研究的作者们说道:“在免疫疗法的存在下,天平会向‘激活’这一方面倾斜,这让T细胞成为抗肿瘤的主力*。”
2.科学家成功在人体外建立微肿瘤模型
最近研究人员成功在人体外建立了微肿瘤模型,有望帮助发生药物抵抗和肿瘤转移的病人找到更好的治疗选择。这种方法还展现出预测治疗应答的潜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为癌症病人做出最佳的治疗选择。相关研究由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完成并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病人自身肿瘤取材并将其培养在培养皿中,该研究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24个病人来源的微肿瘤模型。随后他们在这些微肿瘤模型上对一系列临床药物进行了治疗效果和遗传敏感性的分析。除此之外,这些模型提供的基因信息还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了能够预测肿瘤进展以及病人对不同药物应答情况的新生物标志物。
“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能够通过表型确定疾病的控制效果,然后再进一步寻找与应答有关的遗传基础,这样就可以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这种方法能够在未来应用于每一位癌症病人。”文章作者RamanujDasGupta这样解释道。
他还补充道:“想要真正确定治疗方法对病人是否有效,我们需要让病人自己的癌细胞告诉我们它们是否有产生应答的遗传基础,而不是使用细胞系。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缺少治疗选择的病人来说将会特别有用。”
该研究团队计划借助微肿瘤模型检测一些具有预测作用的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突变特征,并利用获得的信息对病人进行分组为他们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溯癌症之源至诊疗之本
至本医疗科技专注于国际高新技术研发及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转化,让每一位癌症患者在临床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实际获益。总部位于上海浦江高科技园区,在嘉定、深圳、福州等地设立有分公司和检验所,总面积近万平米。至本医疗科技拥有经过严格验证的“溯”“源”“至”“本”四大系列产品,首家开发了精准治疗数据共享和随访APP-土拨鼠博士,临床检测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五大区域近医院。
知识产权:在生信算法、知识库建设、流程一体化等方面拥有10项知识产权
学术成果:年仅半年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表SCI论文/国际会议报道9篇
至本黑科技:至本OriFusion算法(融合)/至本OriLongIndel算法(大片段插入/缺失)/至本免疫双向多模块分析体系(OriTMB/OriMSI/OriRNA)
至本资质:美国“登月计划”癌症基因蛋白基因组学中国研究中心生信分析团队(国内唯一)、CSCO团体会员、满分成绩通过年全国肿瘤高通量测序室间质评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两项能力测试评估
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