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变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但肺结核最多见,病变特征是形成结核结节。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㈠病因结核杆菌,分人、牛、鼠、鸟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
㈡传染途径
1.呼吸道传染经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2.消化道食含结核杆菌的牛奶,咽入含结核杆菌的痰。
3.偶经皮肤感染,患皮肤结核。
㈢发病机理
1.结核杆菌的致病力与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
⑴脂质:引起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与细菌致病力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⑵蛋白:具有抗原性,与蜡质D结合使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⑶多糖:局部中性粒细胞反应,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吸引中性粒细胞。
2.发病是否发病及病变性质与发展过程取决于:①结核杆菌的数量与*力;②机体的免疫力与变态反应。
二、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同样具有变质、渗出与增生三种病变,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
1.渗出性病变
条件:出现于结核病早期或当感染结核杆菌量多*力强、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较强则发生以渗出为主的病变。部位:肺、浆膜、滑膜、脑膜。
特点:
⑴小血管充血;
⑵炎症性渗出:为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早期有中性粒细胞,很快被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所代替。渗出液中含有结核杆菌。
该种病变不稳定,发生在病变进展期和感染初期。
结局:⑴机体的抵抗力强→吸收、变为增生性病变。⑵恶化→干酪样坏死。
2.增生性病变
条件:感染结核杆菌的数量少、对结核杆菌已有一定的免疫力时发生此病变。病变特点:形成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粉染、颗粒状),再外围有郎罕氏巨细胞、类上皮细胞,最外围是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结核结节中多不含结核杆菌。类上皮细胞来自于巨噬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肉眼观: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见到,多个融合可见。粟粒大小,可隆起于器官的表面,呈灰白色。
结局:类上皮细胞转化为纤维母细胞,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而愈合;另外可以变为渗出、变质性病变而恶化。
3.变质为主的病变
条件:当感染的细菌量多,*力强,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较强时,发生此种病变。
病变:
镜下观:干酪样坏死,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肉眼观:坏死组织呈淡*色,均匀细腻,质较实,状似奶酪。
继发改变:干酪样坏死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干酪样坏死物可被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
以上三种病变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病变为主,而且可以转化。
三、结核病变的转归
㈠转向愈合
1.吸收消散
2.纤维化、纤维包裹与钙化
㈡恶化进展
1.直接蔓延
2.自然管道播散可形成空洞或在同侧或对侧肺内出现许多新病灶。
3.淋巴道播散结核性淋巴结炎。
4.血道播散全身各器官形成粟粒性结核。
〖肺结核〗
一、原发性肺结核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在肺内形成的结核病灶,多见于儿童,所以又叫“儿童型肺结核”,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㈠病变特点
1.形成原发病灶,多为一个,右肺多见,多见于上叶下部、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病灶直径多在1cm左右。
2.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3.形成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呈哑铃状阴影。㈡病变的发展与转归
1.愈合
2.恶化进展
⑴直接蔓延。
⑵淋巴道播散:重者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俗称“鼠疮”。
⑶血道播散:干酪样坏死可腐蚀血管壁,细菌入血或经胸导管入血流,系原发性肺结核的播散方式。
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病理特点:全身各器官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粟粒大小的结核病灶;由于结核杆菌引起败血症,所以患者有明显的全身中*症状。
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结核杆菌少量多次入血循环,粟粒病变先后发生,则全身各器官的粟粒性结核病灶大小不一、新旧各异。②肺粟粒性结核病
急性多为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⑷支气管播散:比较少见。
二、继发性肺结核
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发生的肺结核,又称为成人型肺结核。
㈠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的特点
1.部位多位于右肺,肺尖部或锁骨上、下区;
2.再次感染,病变易局限,不易引起淋巴、血道播散;
3.病程长,经过缓慢,病变轻重不一,新旧夹杂存在,复杂多样;
4.易引起支气管播散。
㈡继发型肺结核的类型与病变
根据病变、临床表现、发展经过,分以下常见类型:
1.局灶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变。
病变:以右肺尖部多见,一个或数个病灶,直径在0.5~1.0厘米大小,多为增生性病变,中央发生干酪样坏死;可累及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
恶化时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80%。好发部位为右肺尖部或锁骨上、下区。
病变:以渗出为主,镜下见有浆液、纤维素、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渗出。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X线呈现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临床上患者有结核中*症状,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
结局:
⑴好转:渗出性病变吸收或转为增生性病变;坏死性病变被纤维化或纤维包裹、钙化。以疤痕而愈合。X线上呈现索条状或点状阴影。
⑵进展:渗出性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液化→排出→急性空洞。空洞为圆形,洞壁参差不齐,内壁坏死层有大量的结核杆菌,其外壁有薄层的肉芽组织包裹。X线呈边缘略清楚的透明区。
⑶干酪样坏死物不断的排出,导致支气管播散并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
⑷可以形成结核性脓气胸。
⑸空洞经久不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由急性空洞发展而来。
病变:在肺内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厚壁空洞,空洞壁可厚达1厘米,多位于右肺上叶。空洞所在的肺叶有明显的纤维化,胸膜肥厚,同侧或对侧肺脏常有许多新旧不一的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镜下空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是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由纤维组织构成。
X线:呈现边缘清晰的透明区。
结局:呈慢性经过。
⑴病变可呈现相对静止状态,洞壁光滑,坏死物质少,炎症反应轻。
⑵空洞发展可扩大。产生支气管播散→同侧或肺其它部位→形成新病灶,新的空洞。
⑶含菌的干酪样坏死物不断的排出→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源。
⑷形成喉头结核、肠结核、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胸。
⑸慢性经过,最后肺纤维化,体积小,变硬、变形、胸膜广泛粘连→影响肺的功能→硬化型肺结核。由于血管床的变化→肺心病。
4.结核球(结核瘤)孤立的、球形的、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超过2厘米者。
多位于肺的上叶,一般为一个,切面灰白色,质松软,呈同心层状结构,可见点状钙化。5.干酪样肺炎较大范围渗出、干酪性坏死的病变称为干酪样肺炎。
病变:
病变可分为大、小叶性肺炎。
肉眼观:病变区域实变、肿大,切面灰*、干燥、边界不清。如恶化→可形成空洞→播散。镜下:浆液、纤维素渗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内含大量的结核杆菌。
X线:大片、不均匀的致密影。
临床上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结核中*症状。
6.结核性胸膜炎在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分为两种。
⑴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较常见。
病变:主要为浆液性纤维素性炎,浆液渗出过多致胸腔积液,如伴有大量的红细胞漏出则出现血性胸水。
结局:经积极的治疗,多在1~2月后完全吸收愈合。如渗出的纤维素多,发生机化,可致胸膜增厚与粘连。
⑵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常由肺膜下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所致。
病变:局灶性,多位于肺尖部,增生变化为主,可有纤维素渗出,很少有胸腔积液。
临床:患者可有胸痛、胸膜摩擦音、机化产生粘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