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浅表器官知识点总结总第十四部分
TUhjnbcbe - 2021/3/3 17:17:00

1、眼分为眼球、视路、眼附属器三部分。

2、眼球壁三层纤维膜:角膜和巩膜

色素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视网膜

3、眼动脉——三峰双谷的动脉血流频谱。

4、脉络膜脱离:1)玻璃体内多个弧形的强回声与球壁回声

带相连,但不与视盘相连

2)弧形强回声带的弧形均指向玻璃体的

中轴

3)玫瑰花征阳性

4)CDFI:弧形强回声带可见血流信号

5、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6、视网膜脱离原发:单纯性视网膜脱离——近视眼

继发:眼部疾病——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

炎、脉络膜肿瘤、增殖性视网膜炎

7、视网膜脱离超声表现:

1)玻璃体内强回声带,一端与视神经乳头相连

2)凹面向前

3)运动方向垂直于眼球壁

4)完全性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表现为:凹面向前的V字形膜状回声。

8、脉络膜黑色素瘤——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9、脉络膜黑色素瘤由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组成,发生于脉络膜基质内。

超声表现:1)玻璃体内出现蘑菇形或半圆形肿物

2)前方回声强,后方回声逐渐衰减

3)接近球后壁时变为无回声区——挖空现象

4)肿瘤所在部位的脉络膜受肿瘤侵犯,较相邻部位回声低,呈现盘状的脉络膜凹陷

5)肿瘤后眼球壁及球后脂肪受肿瘤影响,声衰减明显,表现为声影;

6)肿瘤基底部有较明显的血流信号,多为静脉

10、视网膜母细胞瘤——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特征性临床表现——白瞳症

超声表现:1)块型:玻璃体腔内球形或半球形肿物,

起源于眼底

2)不规则型:80%可见钙斑

3)弥漫浸润型:弱回声团和眼底肿瘤相连

4)转移的临床表现:眼睑水肿,黏膜出血,眼球突出。

11、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内点状回声,转动眼球可呈现较活跃的运动-夜空繁星征。

12、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有轻度压缩性,内部回声多而强。

1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周以上血流可恢复正常。致盲的眼科急症之一。

14、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病3个月内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大于3.0cm/s,视力可维持原状;小于3.0cm/s则视力下降,具有高危险性。

15、眶海绵窦瘘——又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眼上静脉明显扩张,压力增高,出现反向血流,眼上静脉动脉化。

16、眼球有三腔——前房、后房、玻璃体腔;内容物有晶状体和玻璃体。

17、成年人眼球平均前后径、垂直径、水平径分别为:24mm、23mm、23.5mm。

18、角膜增厚最适宜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确诊。

19、最常用于浅表组织和器官的探头频率是——7.5MHz。

20、眼部超声检查有多种方法,最简便实用的是——经眼睑法;最佳探头频率是7.5MHz以上。

21、腮腺位于下颌后窝,外耳道前下方,咀嚼肌后部皮下,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22、腮腺大致呈三角形,上下长约6cm,宽3~4cm,最厚处约1cm。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长3~6cm。

23、腮腺内有面神经和颈外动脉分支穿过。

24、腮腺管结石(涎石病)——腺体内强回声点或斑,导管扩张呈管状。(进食时突然加重)

25、腮腺混合瘤——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肿瘤形态规则,生长缓慢,无临床症状,可伴有囊性变;伴有钙化应考虑恶性变。

26、腮腺腺淋巴瘤——常有反复发作的消长史,多见于中老年抽烟者,发生于腮腺后面浅层或腮腺下极。

27、腮腺粘液表皮样癌——低分化恶性肿瘤。中年多见,生长快,有疼痛,内部回声不均匀,瘤体无包膜,常侵犯周围组织,血流丰富,峰值流速可>35cm/s。

28、甲状腺腺瘤——包膜纤细,较完整;

结节性甲状腺肿——边界不清楚不整齐,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

29、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

甲状腺最下动脉——10%有,由主动脉弓发出。

30、甲亢(*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弥漫、对称、均匀性肿大,内部为中低回声,无结节,火海征。

31、结甲——甲状腺不均匀、不对称性增大,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可有囊性变,一般周边无包膜。

32、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代偿性增生所致),甲状腺不同程度对称性、均匀性增大,增大至3~10倍。早期回声正常,后期因滤泡内充满胶质形成多个无回声;血流无明显异常。

33、正常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为2mm,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为Vmax为20~30cm/s。

34、急性甲状腺炎——内部为低回声,化脓后呈无回声。

35、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症状——咽痛、低热、局部疼痛和压痛;超声表现: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中度增大,包膜增厚,边界模糊;内部为的是伴稀疏点状回声;后期分叶状或结节状;与颈前肌粘连;血供正常。

36、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40岁以上女性多见)——甲状腺两叶轻度增大,峡部增大明显,内部回声减低,不均匀;血供丰富。

37、甲状腺腺瘤——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光滑,包膜完整(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周边有“声晕”,可囊变;周边可见环状血流。

38、甲状腺囊肿——单纯性囊肿少见,由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多见。位于峡部的囊肿需要与甲状舌管囊肿鉴别。

39、甲状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常见砂粒样钙化或簇状钙化;瘤内可见血流;颈部见肿大淋巴结。

40、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背侧,共4个;长5~6mm,宽3~4mm,厚1~2mm。上一对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上中1/3交界处,下一对位置变化较大,60%位于侧叶后缘的下极,26~39%可发生异位。

41、上一对甲状旁腺由甲状腺上动脉或甲状腺下动脉或两者吻合支供血,下一对甲状旁腺由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供血。

42、甲状旁腺增生——临床由尿*症、肾衰竭引起;甲状旁腺不同程度增大,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血供不如腺瘤丰富。

43、甲状旁腺腺瘤——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可见包膜,肿瘤与甲状腺之间可见双层中强回声带;内部血供丰富(与增生鉴别点),甲状腺与腺瘤之间常可见甲状腺下动、静脉走行(此点可证明腺瘤来自甲状旁腺)。

4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80%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临床表现:钙磷代谢障碍(高钙低磷)、骨关节痛、骨质疏松、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及尿路结石。

45、甲状旁腺癌——少见,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囊变钙化,可侵犯邻近组织(甲状腺、血管或肌肉);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丰富,分布不规则,可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

46、甲状旁腺囊肿——多来自腺瘤或腺癌的囊性变。

47、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鉴别:腺瘤一般>2cm,增生一般<2cm,腺瘤一般为单发,增生一般为多发。

48、甲状旁腺腺瘤与腺癌鉴别:腺癌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有钙化、侵犯邻近解剖结构和颈部淋巴结。

49、正常成人妇女每侧乳房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由10~15个腺泡组成。

50、乳腺腺体的主要组成内容——腺泡、小叶、腺叶。

51、乳腺从发育至老年分为五个阶段: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老年萎缩期。

乳腺结构由浅至深为:皮肤-皮下脂肪-腺体-深部脂肪-胸大肌-肋骨。

52、乳腺检查使用7.5~10MHz高频探头;无高频探头可用3.5~5.0MHz低频探头加一水囊间接检查。(甲状腺也可用同样方法)

53、乳腺囊肿:圆形或椭圆形,后方回声增强,呈蝌蚪尾征。

54、乳腺癌特征:

(1)肿块无包膜;

(2)边界不规则,呈锯齿状或毛刺状或分叶状;

(3)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

(4)后方回声衰减;

(5)肿块向组织及皮肤浸润;

(6)纵径大于横径,纵横比>1;

(7)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为砂粒样钙化;

(8)血供丰富,为高速高阻血流,RI>0.7

55、乳腺癌中有三种癌有特征性:

(1)乳头状导管癌:导管内中低回声团块,蟹足样浸润,后壁衰减;挤压乳头有分泌物,涂片可找到瘤细胞。

(2)髓样癌:体积大,直径可达4~6cm,圆球形,边界清楚,质地较软,等或低回声,后方多不衰减,血供丰富。

(3)硬癌(浸润性导管癌):衰减明显为其特征。

56、乳腺纤维瘤: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完整,有光滑包膜,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

57、乳腺癌超声间接征象:(1)肿瘤区皮肤水肿,乳头凹陷;

(2)韧带连续性中断;(3)乳腺导管扩张;(4)供应肿块血管增粗,血流丰富。

58、炎性乳癌发生在乳腺的皮肤及皮下淋巴管。

59、乳腺结构不良表现为: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增生、乳腺慢性囊性增生。

上面的总结知识点内容是我们根据历年考试题目总结的考点,后面还会陆续推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题库,包含了历年的真题、章节练习题、模拟题,另外我们有独家视频讲解,浅显易懂,常听常新,提高水平;华夏影像定不负你的期望。

有需要请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表器官知识点总结总第十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