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为证明药物确实通过淋巴管输送而非血管,做了尾部注射和结扎实验,实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文章的设计。
为了探索纳米颗粒进入脑脊液的机制,文献研究了注射后24小时小鼠dCLN(深颈淋巴结)中NP-1的分布,如下图所示,dCLN中的NP-1主要位于细胞内部,其中24.7%的树突状细胞(DC),19.0%的T淋巴细胞和38.0%的B淋巴细胞显示ICG信号。这可能说明了NP从CLN持续向淋巴管扩散,并附着在免疫细胞上。之后为测试NPs实际的抗肿瘤效果,首先文章对NP-1和游离ICG激光照射后活性氧产生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NP-1水平更高,且高于ROS诱导剂。之后的体内实验同样可以看到,与大脑其余部分相比,肿瘤区域的荧光特别高,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相关的炎症吸引了免疫细胞。最后的治疗结果显示,皮下注射NP-1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更高,持续21天,随后小鼠存活率提高(50%)。相比之下,静脉注射NP-1的疗效可忽略不计。总的来说,文章参考Nature,volume,pages–()设计了一种通过脂质体囊泡封装将光敏药物ICG通过淋巴系统递送到脑部的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切除结扎淋巴系统等对照方式来论证递送方式,通过追踪荧光分布发现了免疫细胞携带的可能性。此外与游离ICG的对照也充分说明了NP-1的治疗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