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与胰腺疾病的鉴别,一文弄懂。
就在前天,我接诊了一个面容憔悴的56岁男性“胃痛”患者。
他于半年前感到左上腹不规则隐痛,并时常有嗳气,反酸、饱胀等症状。
先后做了胃镜检查和碳-13呼气试验,发现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长期服用了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铋剂、等治疗胃病的药物,然而消化不良症状并未见明显减轻,而且上腹部疼痛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开始疼,体重急剧也下降了将近30斤。
根据经验,我高度怀疑胰腺疾病,说服他做了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正如所预料的那样,他并不是所谓的“胃痛”,其实患了胰腺癌!
今天就简单谈谈胃病与胰腺疾病的鉴别,希望能让您提高警惕。
1超过60%的患者被误诊为胃病,缺乏早筛手段
胰腺,是“隐居”于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器官虽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生命息息相关。在整个消化道内,胰腺也是最重要的分泌腺之一,兼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通过胰岛分泌各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激素来实现的,参与人体的生长调节和物质代谢,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调节血糖。
胰液则是胰腺外分泌的产物,由胰腺腺泡和导管系统共同产生,正常人体每日分泌1-2升胰液,其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碱性液体,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角”作用!
故而,一旦胰腺有了问题,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消化功能的障碍,尤其是胃部的不适。
胰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仅有轻微腹胀腹痛,超过60%的患者会被误诊为胃病、慢性胆囊炎等,以至于贻误了治疗时机。
再者,因为与其他肿瘤不同的是,胰腺癌至今还找不到敏感特异的肿瘤标记物。
另外胰腺癌预防和检查没办法像普通胃镜、肠镜一样的可以直接看到长在消化道内的癌前病变,在早期发现上更为困难。
目前还没有找到在早期检测胰腺癌的方法。胰腺癌是通过成像技术被诊断出,通常是在胰腺中发现肿块或导管扩张之后。所以,当出现*疸、脾肿大等症状时,我在门诊发现的胰腺癌患者中,超过80%已处于中晚期,5年存活率几乎为0。
用于检测胰腺癌的方法包括CT扫描和超声。成像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癌症的类型和扩展,也可用于评估治疗的选择。
如果在胰腺中没有发现可见的肿块,医生还可以使用其他医疗技术,例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该技术结合了x射线和内窥镜,内窥镜用于能注射增强x射线图像的染料。尽管在外科手术之前不需要活检,但在使用辅助治疗之前通常是需要的。
2
被称为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只有5%!
胰腺癌,可能并不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却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病死率已跃居所有肿瘤的前5位。其起病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约3/4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
胰腺发生癌变的几率不高,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
近年来,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终以低生存率高居榜首。
胰腺癌的分类中,其中以“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5年的微乎其微。
胰腺癌的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一般40岁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极少,但近年的统计显示:
年轻的胰腺癌病人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胰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
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误诊,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半数病人死于诊断后5个月内,手术切医院和专业医生外,多数报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间,总体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
3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虽然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但有以下危险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烟、饮酒、咖啡、肥胖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
长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目前已证实,酗酒可以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
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胰腺,在组织损伤的同时,为胰腺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此外,国外有研究认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险性将显著增加。二、饮食结构不平衡:高脂肪、高能量;缺乏蔬果
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从而诱发胰腺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以及果汁、绿茶等绿色饮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们可以防止细胞受损,甚至使受损的细胞修复。因此,可能有预防胰腺癌的作用。
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和维生素C也可能有保护作用。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喜欢吃口味好的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不吃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暴饮暴饮,不仅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还会增加肠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三、疾病因素: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或并发症,还是致病因素,目前赞成其为病因的占优势。
尤其是那些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作胰腺癌筛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
四、手术史:胆囊切除
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五、遗传因素:
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性多发性黑色素瘤综合症、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P-J综合症、遗传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研究发现,大约10%~20%的胰腺癌具有家族史,亲属患病危险约增高3-5倍,若家族中有2例以上胰腺癌,其一级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约18倍左右。
此外,胰腺癌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常伴有生殖细胞的某些基因突变。六、炎症因素: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石性胰腺炎
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酒精性、非酒精性慢性胰腺炎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约10-20倍左右;
热带性、遗传性慢性胰腺炎发病风险更高。胰腺癌的高发年龄在慢性胰腺炎发病年龄后10-20年,炎症癌变的时间,从发病部位上,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都好发于胰头。
七、良性肿瘤恶变: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
胰腺有多种良性肿瘤,但原发性良性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很可能恶变为胰腺癌。
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及早进行适当处理。胰腺癌的增长势头就有可能被遏制下来。
4早期症状怎么与胃病区别?
腺癌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在门诊经常被当作胃病治疗。因胰腺癌起病隐匿,但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循。
一:不能解释的顽固的腹痛、背痛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40%的患者会出现该表现,若病变累及腹腔神经丛则腰背也会随之疼痛,易被当作胃痛或腰肌劳损而自行服药治疗。
需要区分的是,胃病尽管可出现上腹痛,但吃胃药就基本能控制症状。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药无效,且呈持续性、基本无明显缓解时间。
二:*疸
*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疸,一般胰头癌*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疸。*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三: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着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做了胃镜或肝胆B超都没问题;
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四:血糖突然升高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病人在临床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病史。因此对于年龄超过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均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是肥胖,那么要高度警惕!
五: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镜检查消化道正常,那么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
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5胰腺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
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所以预防胰腺癌我们应做到以下五点:
1.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荤素搭配,多吃鲜鲜水果和蔬菜。
2.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3倍以上,并且吸得越多患病的几率越大。
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它第一级预防的核心。
4.忌暴饮暴食和酗酒。
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5.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直径小于2cm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20%-40%,
而直径小于1cm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更是达到67%,
远高于中晚期胰腺癌的3%-5%,由此可见肿瘤三早预防的重要意义。
要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首先,必须重视高危人群的监视,如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曾患慢性胰腺炎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等都应定期体检。
其次,临床上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如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肤巩膜发*,大便颜色变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
对胰腺癌而言,诊断的“金标准”是CT检查。其特点为无损伤且价格便宜,能较早的发现胰腺异常。但是普通体检项目中大多不包含CT,也使得早期胰腺癌患者不容易被发现。
早期发现癌变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
如果胰腺癌在早期被发现,手术的创伤面积很少,康复效果也比较理想。但如果是晚期病人,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腹腔是极具破坏性的。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卧在人体上腹部腹膜后,身体的血液随之流经很容易将其汇聚到肝脏。加上胰腺癌生长较快,胰腺血管、淋巴管丰富,而胰腺本身包膜又不完整,往往早期就发生转移。
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手段是一种名为胰脏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operation)的手术。它的原理是切除掉一部分胰腺以及胰腺周围的器官,手术前提是肿瘤生长仅限在胰腺里,且不与主要血管相互缠绕,但这种理想情况并不多见。
遗憾的是,胰腺癌超过80%的案例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三级预防:积极治疗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对已丧失劳动力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术中放疗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对缓解无法切除胰腺肿瘤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胰腺肿瘤被称为“癌症之王”,因其具有隐匿性和很大的侵袭性,对药物和治疗敏感度不高,一些人甚至为此放弃治疗,坐等死亡,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胰腺癌的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都是由一种变异后的KRAS癌症基因强力催动,可是对这种癌症基因目前还没有研发出精准的靶向药物。
再者,胰腺癌肿瘤细胞并不依靠大量的血管提供营养,它们藏在厚实的纤维化基质中,就像一道屏障一样,对化疗药物不起反应。所以,虽然免疫疗法能对很多晚期的癌症病人产生了很好的疗效,但是对于胰腺癌的治疗,进展总是很缓慢。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全世界的各大科学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也正在努力寻找更好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部分已经逐步开展临床研究。
来源:胃肠病作者:胡颖慧
—END—
文章最后,还想提醒大家,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