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行医职业生涯中,总是会碰到一些让人意难平的病例,9月再次接诊刘先生时,看着最新的核磁共振片子,心情非常复杂和沉重。
今年1月,刘先生在某省级三甲检查时,发现肝脏长了一个小瘤子,当时诊断为肝脏血管瘤。肝脏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发生恶变,一般也无需医疗干预。2月份刘先生因身体不适来到我院检查,CT显示肝脏上的小瘤子比1月前稍稍增大,周围还多了一些小的可疑病灶。
尽管CT没有直接判定是恶性肿瘤,作为一名专科医生,职业嗅觉的敏感性让我瞬间提高了警惕,建议刘先生进一步详细检查,最好是能穿刺活检。也许是1医院的报告显得更有说服力,刘先生拒绝了我的建议,并暗示是否有过度医疗的嫌疑。我并非指责他的态度,因为患者作为非专业人员,思路和医生不一致也是常有的事,无奈之下只好建议他如若信不过我,为了自己的身体,医院确认一下吧。刘先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当天就去了武汉,核磁共振结果再次显示是肝脏血管瘤,良性!告知我结果的时候透着一丝得意、一丝鄙夷。我只好再三叮嘱他,我仍然建议进一步检查,实在不愿意,也一定要1、2个月后再次复查。
3个月后,刘先生来复查了,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病灶继续增大了。不能再等了!为了增加说服力,我联系了影像学科室、介入室等一起会诊,并再次强烈建议行穿刺活检。令人遗憾的是之前的经历使刘先生无法彻底信任我们,“是不是你们设备有问题?把我的病灶放大了测量不准确?”。反复的劝说无效,只好医院复诊,而这一次,我没有得到回应。
前几天,患者因为肝区的强烈不适再次找到我,最新的核磁共振显示,病灶已在肝内彻底扩散,整个肝脏大部分面积都被肿瘤侵占。身体的不适和核磁的结果让刘先生没有再固执已见,配合我们做了穿刺活检——血管肉瘤!恶性!“如果当初就听你的,就好了!是不是就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看着刘先生后悔的面容,我丝毫没有判断得到应证的兴奋,这一切都来的太迟了。尽管如此,也只能挤出一个微笑,安慰他“没关系,既然确诊了我们就马上开始治疗,只要配合治疗,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面对这样的病例,我无法指责患者。或许当初我再多坚持一下?态度再坚决一点?或者患者离院后再多追几个电话是不是会有更好的结果?留给我反思的时间并不多,因为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接诊。而这种包含一丝心酸、一丝气愤、一丝懊悔、一丝心疼的复杂心情我经历的也不算少了。意难平,但工作和生活还要继续,对患者和我都是。
血管肉瘤也称恶性血管内皮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常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点,给第一时间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血管肉瘤是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发于肝脏更是罕见,仅凭影像学与肝血管瘤极难鉴别。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少数为先天性。好发于皮肤、皮下、肌肉和骨组织,也可发生于口腔、纵隔和腹膜后等部位。常见于四肢、特别是下肢,其次为躯干、头、颈部。通常是单发,大小不一,直径为1~4cm,质硬。有时表现为良性,边界清楚,生长缓慢。而恶性者生长快,呈侵袭性生长,还有一些则形成转移,肺最易受累。有些病例,在皮肤肿瘤切除后数年,还能发生转移。其途径可能通过淋巴管或血流。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上尽可能施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局部切除不彻底者可加放疗以辅助治疗,尽管如此肿瘤复发率仍较高,约有半数患者引流区淋巴结肿大,手术常需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此肿瘤发病率低,对化疗是否有效,尚不肯定。需要尽早配合医生的检查与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