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在全身治疗时,联合消融治疗(RFA)能否改善预后?在近日举行的“肝癌在线”上,首都医科医院孙巍教授作《肝癌的介入治疗及病例分享》学术报告,通过典型病例探讨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的HCC患者治疗困境,肝胆相照小编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患者年龄65岁,老年男性,年8月确诊为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病情诊断明确,经临床证实符合CSCO诊疗标准。病情回顾(一)时间:-8-14;诊断:HCC;
影像学:MRI显示肝脏存在两处病灶,分别位于肝S8段、肝S5段;
分级:CNLCⅠb,BCLCA,TNMⅡ;
其他:Child-PughA级,PS评分0分,AFP71.8ng/ml;
治疗:考虑患者是多发肿瘤,未予手术治疗,选择TACE+RFA治疗;术后病灶完全消融,达到完全缓解(CR)标准。术后定期复查随访。
目前国内指南和国际指南都未推荐此类病人行术后辅助治疗,因此该患者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仅定期复查。患者具有复发的高危因素:存在2个病灶,且其中1个病灶靠近胆囊旁;AFP阳性。初次检查MRI
术后MRI
病情回顾(二)患者于年底定期复查时,影像学显示肝癌淋巴结复发转移征象,AFP转阳。时间:-11-20;肿瘤评估:疾病进展PD;
影像学:MRI显示食管前淋巴结、胃旁淋巴结两处复发转移表现;
分期:CNLCⅢb,BCLCC,TNMⅣA;
其他:Child-PughA级,PS评分1分,AFP18.88ng/ml;
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RFA。
有研究显示,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存在残余病灶,相较于单纯索拉非尼治疗,RFA联合索拉非尼似乎会给患者带来更长的总生存时间(OS)[1]。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患者,RFA+TACE+索拉非尼治疗优于TACE+索拉非尼[2]。但是对于肝内肿瘤稳定而出现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尚不能确定RFA治疗存在积极意义。
患者表达对消融治疗的强烈意愿,并表明可承担不良后果。遂行RFA治疗,术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仅成功消融食管前淋巴结,而保留胃旁淋巴结。
不幸的是,在RFA术1月后的复查MRI显示,胃旁淋巴结出现明显增大,失去再次进行根治性消融的机会。
.11.20复查MRI发现淋巴结转移
RFA术中MRI
RFA治疗1月后复查MRI
病情回顾(三)后续治疗情况:-1-16肿瘤评估PD,治疗:索拉非尼;
-3-11肿瘤评估PD,治疗:仑伐替尼+PD-1;
-6-18肿瘤评估SD,治疗:受新冠疫情影响未能规律治疗;
-11-23肿瘤评估PD,治疗:瑞戈非尼+FOFOLX6;
-3-1肿瘤评估SD,治疗:瑞戈非尼+PD-1(因不耐受化疗);
-5-27肿瘤评估PD,治疗:因肿瘤进展速度较慢,继续使用瑞戈非尼+PD-1。
患者病情以较为稳定的速度发展,目前存活,生活质量尚可。.5.7MRI
思考目前治疗所面临的的困境:患者生存状态尚可,但淋巴结肿瘤仍不断进展,难以行根治性治疗,新发病灶位置深,难行穿刺活检,因此无法基因检测,治疗方案不能做出有效的调整。该患者也代表了一类肝功能未受到损害、无肝脏肿瘤进展、发生远处转移、无法根治性治疗的肝癌患者的治疗困境。在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优化治疗方案,让患者有更大获益。参考文献:
[1]YuanH,LanY,XLi,etal.Largehepatocellularcarcinomawithlocalremnantsafter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reatmentbysorafenib